第100章完结(2/2)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战争的悲悯第100章完结
6%。然而国家管控保证了铁路线军用的合理性:德国花费在建造火车头的经费超过了战前水平的23%。俄国的铁路网也同样得到了良好的维护——1914年8月到1917年9月,国家为此共花费了25亿卢布,但它不得不承担起运送暴涨的旅客人数和货运量,而这一切都是由战争导致的经济增长而引起的。
航运方面的情况有些不同。在德国,政府除了现金赔偿因为敌军行动而造成的船只损失外,对该领域可以说是无计可施。一开始,英国政府试用过保险补助的办法,但后来不得不成立需求委员会来保证优先供应食品;1916年1月,航运管理委员会也应运而生;1916年12月,航运部最终成立。在航运领域,法国基本上是依赖英国的。对同盟国来说,贸易控制明显更为简单,因为它们仅有很少的贸易需要控制,何况奥地利人相对来说更好欺负(但匈牙利人并非如此)。战争伊始,为了协助进口,德国在汉堡成立了帝国购买公司。1917年1月,出口许可系统被引入,以防止钢铁生产商在开放的国外市场为必需品寻求更高的价位,直到这时,德国才有限制出口的必要。
然而,协约国所面临的联合贸易管理难题——事关其经济生存与否——是其管理存在漏洞的极佳证明。在英国,1915年夏天对煤炭进口的限制拉开了贸易管控的序幕。1916年年底引入了由商务部新成立的进口管理部门出台的进口许可制度。由此引发了在美国的购买混乱,海军部和陆军部都反对财政部将其归属到纽约摩根大通的管理之下。财政部为何要做此决定,我们不得而知:购买武器之后出口英国似乎并非摩根大通所关心的事情(它擅长的是债券发行),英国政府赋予其出口财政垄断权力,为其创造了巨额利润,估计达到180亿美元的1%~2%。同样,让摩根大通公司接手此事的决定并没有解决跨大西洋的采购问题:1915年9月成立的英国军需品委员会表明,在不同的英国企业和政府利益之间仍然存在巨大的摩擦。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