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完结(2/2)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战争的悲悯第89章完结
·斯宾塞同样向那些犹豫不决的自由主义者保证,英国是为了履行条约才参战的,并且仅此一个目的。作家霍尔·凯恩出版了《国王艾伯特之书:献给比利时国王与其子民》(King Albert’s Book:A Tribute to the Belgian King and People)——这是“在受到玷污的小国的自由圣坛上签订的契约”。高尔斯华绥和历史学家阿诺德·汤因比也加入了用文字对德国的“侵略行为”进行猛烈抨击的人的行列。哈代甚至以该主题作了首诗——《流放比利时》,那些更为道貌岸然的英国国教教士之前也从未尝试过该主题的创作。议会征兵委员会同样义愤填膺:其海报“碎纸片”印上了1839年确立比利时独立地位的《伦敦条约》上的印章和签名。而与此相反的是,在英国,很少有人对以下这一策略性观点(1914年,这曾经是内阁中最为重要的议题,对那些在战前就憎恶德国的人来说也是相当重要的话题)进行宣传:一定要对比利时和法国进行保护,以防止德国在英吉利海峡海岸建立海军基地。
众所周知,协约国的宣传往往将德国部队入侵比利时对其人民施加的“暴行”加以夸张处理。战后,自由党和平主义者阿瑟·庞森比指出,《科隆时报》上的报道——《当安特卫普沦陷之后,教堂钟声响起》——是这样被协约国媒体扭曲的:
因为他们誓死都不肯为德国人敲响教堂的钟声,这些不幸的比利时牧师受到了野蛮的安特卫普入侵者的惩罚:他们的头颅被砍下,吊起来被当作活体钟锤。
但是,的确有些战前俄国人进行大屠杀的图片被重新拿出来作为德国在比利时行径的“图片说明”。《星期日纪事》就是其中一家宣称德国人砍掉比利时儿童的头颅的英国媒体,而威廉·鲁鸠更是兴致盎然地讲述着传说中德国人“嗜血成性、奸淫掳掠”的暴行,包括“残忍地侮辱和杀戮毫无反抗能力的妇女和儿童”。另外一些作者更是在设想16岁少女在草地上“被迫饮酒”并被“轮奸”,之后她们的乳房“被刺刀削成片”。J·H·摩根甚至还添油加醋地增加了一项“鸡奸幼童”的指控。1914~1918年,至少出现了11本关于这种消息的小册子,包括布赖斯勋爵的官方报告《德国被指控的暴行》(Report on Alleged German Atrocities,1915),惠灵顿楼保证将大部分作品进行翻译并引进别的国家。这些关于暴行的内容在国外市场受到欢迎。有些美国自由贷款的广告还采用了衣冠不整的比利时少女任由野蛮人践踏的图片,来诱使那些好色的储蓄者购买战争债券。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