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小说 > 战争的悲悯 > 第76章完结

第76章完结(1/2)

目录
好书推荐: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战争的悲悯第76章完结

无论如何,1914年8月,民族主义情绪在南方的银行职员中泛滥,而雇用他们的金融市场却明显缺乏战争热情。?零/点`墈.书+ -醉′辛′章`结`哽¨鑫^快¢

在1914年以前,诸如伊凡·布洛赫和诺曼·安杰尔这样的作家都认为,一场欧洲大战造成的金融上的后果将会严重到无法对其进行补偿。布洛赫对5个参战国一天之内的花销做了估测,约每天400万英镑;此外,他还计算了每年需要花费的军人津贴,大概是10.46亿英镑。

“但是他们就不能借债并发行纸币吗?”他的英国编辑如是问。“所言极是,”布洛赫先生说,“毫无疑问,他们也曾尝试过这样做,但是战争带来的直接影响是债券全面下跌25%~50%,在这种市场颓势下,浮动贷款也变得相当困难。人们逐渐面临强制性贷款和无法兑换的纸币……物价也将高不可攀。”

对那些部分依赖外国人筹措战前贷款的国家来说,情况尤为严重。正如安杰尔所言,“受信贷影响而发生的巨大改变”以及“国际金融市场之间微妙的相互作用”意味着战争在一定程度上是不会发生的,“在贷款的压力面前,任何蛮力都黯然失色。`鸿\特-暁!说~惘! ¨已¨发?布,醉^薪~漳!結?”如果一艘外国战舰胆敢行驶在泰晤士河上,那么倒霉的不是英国,而是来犯国的经济,因为投资者会抛掉侵略者所有的债券。法国社会主义者让·饶勒斯说“国际资本的流动是唯一的世界和平保卫者”,这也是在重申安杰尔的观点。

并非只有政治上的“左翼”人士认为战争会带来经济的局限性,几乎所有人都赞成。施利芬在规划其方案的时候曾准确地设想了可能的情况:

数以千计的轮子推动着经济实体的运动和发展,数以百万的人们从中获利,但经济这架机器不可能一成不变。同理,12天的战役,人们不能拖泥带水地将其延续至1~2年,不能等到参战国都彻底虚脱,极度渴望和平,并甘于接受现状。

在他1910年发表的文章中,他再一次重复了这个观点:“一个经济和工业处在持续上升期的国家不可能发生持久性战争……如果能明白为了几百万的军事开支,要用几十亿的经济损失来维持,那么消耗战的战略将不会奏效。/r,i?z.h?a¨o¨w+e-n?x?u.e\.¢c~o+m-”7月,这种观点被普遍认可。一位德国外交官员早在7月22日便被警告说,“德国的股东们”将会“用自己的债券为奥地利政治家的决策付账”。第二天,爱德华·格雷爵士做出预言(在与奥地利大使的对话中),称战争“必须投入数额巨大的开支,并且会对贸易造成极大干扰,以至于同时发生或伴随而来的将是欧洲信贷和工业的彻底垮塌”。24日,他对利赫诺夫斯基说,一场欧陆大战将造成“完全无法估计的后果”:“资源的全面枯竭和普遍贫穷;工业和贸易被摧毁,资本也丧失了力量。诸如1848年的革命暴动会因为工业活动的崩溃而卷土重来。”(这并不是在夸大其词,8月初,因为“初期食物恐慌”,伦敦笼罩着不安,这种消息一旦“传到众多的劳动人民耳中”,将会产生“严重的后果”。)7月31日,格雷进一步指出——正如保罗·康邦向巴黎发出的报告,这种论调将成为支持英国不参与战争的有力说辞:

有人认为,即将发生的冲突将使欧洲的财政陷入困难,英国正面临着空前的经济和财政危机,它的中立立场将是避免欧洲信贷业全面崩溃的唯一出路。

尽管在战争中期所发生的事实似乎并不是这样,但这些预言无论从短期还是长期来看,都是正确的。维也纳证券交易所的行情早在7月13日就开始走下坡路了。20日,汉堡主要的大银行不得不采取措施,应对证券交易所造成的恐慌。危机提前波及汉堡,可能是因为一系列&ldq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放弃 立即下载
目录
新书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