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小说 > 战争的悲悯 > 第25章完结

第25章完结(2/2)

目录
好书推荐: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战争的悲悯第25章完结

h;2显示,紧随英国的法国,其国外资产额还不到英国的一半,德国也只是英国的1/4。

表2–2 1913年国外投资总额

资料来源:Kindleberger,Financial History of Western Europe,p.225.

如表中所示,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44%的欧洲投资主要来自英国。此外,英国的大部分外国投资并不在欧洲本土;相反,德国在欧洲的境外投资则更多。1910年,贝特曼·霍尔维格将英国定义为“德国经济扩张政策执行中所遇到的最重要的对手”。如果贝特曼指的是海外投资,那么他完全正确,但在出口增长方面,英国还略逊德国一筹。英国的自由贸易政策也显示,德国的出口商在英国市场已经所向披靡(在其本国市场中也是如此),这对英国的公司来说是一种莫大的挑战。实际上,外界并非对这场商业暗战毫不知晓,但由此认为由媒体发起的“抵制德货”运动将成为这场英德大战的先兆,就有些荒谬了。就像20世纪80年代,美国虽宣扬日本经济“威胁论”,但双方也没有爆发军事冲突。

有些经济历史学家认为,如此高水平的资本出口无疑会一点一滴地蚕食英国的经济,有些人认为,在很多情况下,生产高于服务、生产是收入和就业的摇篮,这些人最常提到的替罪羊便是伦敦。然而事实是,资本的出口只在一种情况下才能对英国的投资产业产生威胁,即只有出现资本短缺,工厂的现代化道路才会受阻,然而却鲜有证据可以表明这一点。尽管对外投资周期与国内固定投资之间是逆相关的关系,但资本出口并不是真正的资本“外流”,它也不能被看作是英国贸易赤字扩大的罪魁祸首。实际上,这些投资的收益远远超出新资本的出口额(如果算上那些“隐性”的收入),就像它一直远远超过贸易赤字一样。19世纪90年代,外国净投资额达到国民生产总值的3.3%,与此相比,国外财产净收入为5.6%。在接下来的10年里,两个数据分别是5.1%和5.9%。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放弃 立即下载
目录
新书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