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完结(1/2)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战争的悲悯第26章完结
英国的经济为何能够呈现出这样一种状态?海外投资中的相当一部分实际上是“组合投资”,而非“直接投资”。?3-8/墈^书?罔^ -耕,薪\蕞,哙*换句话说,证券交易所通过发行销售债券和股份成为其中间人,并代表了外国政府和企业。埃德尔施泰因认为,外国证券之所以能够带来“推动力”,是因为即使有相当高的风险,与国内的证券在1870~1913年的平均收益相比,它们带来的收益还是能更高一筹的(大概高出1.5%)。然而,这种平均值背后也暗藏了相当大的波动。在分析了482家企业的账目之后,戴维斯和赫腾巴克认为,国内投资的回报率有时候也高于国外投资,比如19世纪90年代。他们的研究也很好地用数字说明和衡量了英国投资者们非常重视的一点,英国投资的回报率与那些不受英国政府控制的国外投资的回报率是有天壤之别的:1884年以前,前者高出后者67%,之后却又低于后者40%。英国对外投资的不断增加是否因此成为帝国主义经济的一种不合理的产物(资本流向并不是朝向最大利润)?戴维斯和赫腾巴克指出,实际上,大英帝国资产从整体上看并不是投资的最大目标:1865~1914年,帝国的投资额仅占总额的25%;与之相比,30%的投资用于英国的经济发展,45%的投资则流向海外。?零/点`墈.书+ -醉′辛′章`结`哽¨鑫^快¢这足以说明,在那些富有的英国投资人中,存在一小部分精英分子,他们以英国作为跳板,利用它来稳定国际资本市场。
英国大量的海外出口是其全球经济地位的整体体现,它是制造业的出口大国,食品以及其他原产品的进口国,此外它还是人口的“出口大国”。1900~1914年,从大英帝国移民海外的净人口总数达到了让人吃惊的数字——240万。英国国家银行也成为国际货币体系中最后的贷方。1868年,英国和葡萄牙是仅有的两个实行金本位制度的国家;然而到了1908年,整个欧洲都实行了这种制度(但奥匈帝国、意大利、西班牙和葡萄牙的货币还不能直接兑换成黄金)。因此,在某种程度上,帝国主义是19世纪末期随着经济发展而诞生的政治附加物,这与20世纪末出现的“全球化”趋势一样。在我们所生活的现代社会中,全球化与一个超级大国——美国的出现紧密相关。\n\i,y/u_e?d`u`.?c′o¨m`与今日的美国相比,当年英国的霸权中透露出一种正式而拘谨的特征。1860年,大英帝国的领土扩张达到950万平方英里[1];到1909年,这一数字达到1270万平方英里。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在大英帝国统治下的人口数为4.44亿,但仅有10%的人生活在英国本土。这些数据还不包括大不列颠的海上霸权,它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海军力量(1914年,英国战舰的吨位是德国的两倍)以及最大的商业舰队。正如J·L·加文在1905年所说的,这是一种“超越自然的广博而宏伟的霸业”。从其他强国的角度来看,这似乎对它们并不公平。“在这里我们不谈侵略与掠夺,”《沙岸之谜》中的卡拉瑟斯说,“我们已经成为世界上一个杰出的国家,他们大可对我们表示羡慕和嫉妒。”
然而,在这个人员、物资和资本流动空前自由的时代,我们无法立刻搞清楚其他国家究竟如何才能撼动这个超级大国的地位。在战争前20年的时间里,当英国扩大其移民人数和资本出口时,德国却停止了本国居民向外移民的脚步,并减少了资本的出口。我们无法得知这种分歧是否源自于两国国内经济现状的不同,也不知道是否正是这种分歧才导致了两国的不同现状,但两者的国际实力对比还是显而易见的。正如奥弗最近所说,英国输出的大量移民使得这些人通过血缘关系紧紧团结在一起,并保证了他们对祖国统治地位足够的忠诚。与此相反,德国本土人口出生率的下降以及大量外来移民的涌入,增强了其对东欧强大人力资源的认识。诚然,德国在出口方面的成功对英国的利益构成了威胁,但德国人同样担忧出口的增长(以及其结果:对原材料进口的继续依赖)将会由于更强大的殖民国家实行地方保护主义政策而陷入困境。尽管1914年之前英国在帝国范围内实行自由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