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小说 > 波峰与波谷 > 第59章完结

第59章完结(2/2)

目录
好书推荐: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波峰与波谷第59章完结

”之制在隋唐间告终,唐初形成了文散官和武散官两套序列,文号与军号再度分途,也就是文武分途。那么中古的文号和武号关系,就经历了三段变化:首先是文武两分,重文轻武,进而是文武兼重,西魏北周甚至有文武“双授”;随后隋唐又是文武两分,以文为主。正如北朝的军功贵族政治,既非中国政治“常态”,但又是政治“回归”的一个必要环节一样:西魏北周的“双授”制度虽是一时之制,但其历史意义,依然不可低估。

三、北朝政治文化风尚:重军功、重吏治、重法制

钱穆先生曾论述说:“南北朝本是一个病的时代。此所谓病,乃指文化病。若论文化病,北朝受病转较南朝为浅,因此新生的希望亦在北朝,不在南朝。”陈寅格先生有言:“李唐一族之所以崛兴,盖取塞外野蛮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颓废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扩大恢张,遂能别创空前之世局。”“文化病”和“新生的希望在北朝”的说法,“塞外野蛮精悍之血”与“中原文化颓废之躯”的对举,都发人深思。

若用一种简单化的表述,南北朝的历史就是文化士族与军功贵族的竞争史。南朝的皇权重振,得力于所谓“次等士族”,即军人势力;但南朝军人仍受文化士族的压抑,未能发展为一支新兴政治力量,所谓“次等士族”重振皇权、重振官僚政治的动量,远不如北朝军功贵族之大。骑马民族的天性就是强者为王、崇尚军功:在建立政权之后,“重军功”的精神就顺理成章转化为重吏治、“重事功”了。军功是要付出生命与热血做代价的,若军功贵族居强势地位,那么文化士族只凭“冢中枯骨”、只凭风采风流而“坐享天禄”吃白食儿,就不太容易了。军人们将理直气壮地提出这样的政治要求:老子的名位可是拿命换来的,那你们呢?你们至少也得有事功可称可考,才算公平吧?由此,鲜卑军功贵族不仅支持了一个强大皇权,而且以其发扬蹈厉的军功精神,为官僚体制注入了蓬勃活力。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放弃 立即下载
目录
新书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