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小说 > 波峰与波谷 > 第52章完结

第52章完结(2/2)

目录
好书推荐: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波峰与波谷第52章完结

国人支持皇权,皇权也保护国人利益。与中国之君不同,北魏皇帝经常率兵亲征,并在战胜之余对掠夺物予以普遍班赐,人人有份儿。这显然是游牧族的传统:部众只崇拜勇猛的主子,而掠夺物被认为具有“共有”的性质。在北魏,还能看到君主频繁巡行,宴耆老、问疾苦、赐贫人妻、赐医药、赈灾民,这都很像是在履行父家长或氏族首领的原始义务。孝文帝的巡行赈恤之举,曾拯救了数十百万的饥民。北魏的均田制,源于对国人的“计口受田”,学者认为,它与部落的原始平等精神和村社传统相关,保证了每位国人都有一块土地。迁至平城的新附者也被“计口授田”,既然归附了本族,那么就给予类似国人的“同胞”待遇。看似原始的部族风习,其实也蕴含着文明阶级社会业已丧失的某些东西。江左政权缺乏这样的制度。拓跋族入塞最晚,“鲜卑野俗”最为浓厚,然而那也使部族的原始平等之泉,得以给华北大地以较多、较长久的滋润。当然,拓跋政权中已存在着等级和压迫了,“氏族平等”、“村社互助”等只是一种残留因素:然而在错综分力中加入了某种新的分力,就可能使事物进入新的平衡态。从“国人”始,自由民组成为政权社会的基石,劳动者地位得以提高,由此展示出了有异江左的社会前景。

从周代井田公社制到战国授田制,留下了一种传统,即公社之上的君权的“父家长”式的干预与支配。战国《田律》之类文献显示,国家对耕作的管理非常细密。汉代自由小农已大量出现了,但因历史的惯性,国家还经常以父家长对待村社的姿态君临编户,管理细密而无微不至。例如汉律“三人以上无故群饮酒,罚金四两”之类律文,就表现了对社会生活的强势干预。北魏拓跋族入主中原后,部族传统导致了类似的君民关系。北魏的均田制,该种多少桑田、多少麻田、多少菜田,都一一规定之。正如战国授田制,构成了秦汉编户齐民体制的前身、构成了早期专制皇权的基础一样,北魏的强大国家通过均田制和三长制,重建了编户齐民体制。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放弃 立即下载
目录
新书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