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完结(1/2)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波峰与波谷第45章完结
玄学突破了正统儒教,其对“自然”的推崇,也包括着对人的价值、天性和自由的更多关注与肯定:魏晋以降“学在家族”,在动乱飘摇中,也确实就是士族阶级维系和传承着中华古文化,系一缕于不绝。`微?趣_小^税^旺* +哽/辛/嶵/全~然而玄学又是士族的意识形态,对于专制官僚政治,玄学的政治理念具有一种消解、弱化和侵蚀的作用。这种作用,不是用“玄学在新形势下维护统治秩序”就能概括得了的。士族名士虚无放诞、热衷玄佛文史,“居官无官官之事,处事无事事之心”,消耗了巨大政治资源,所提供的行政业绩却并不相称。过分优越的特权,使士族腐朽下去。南朝士族已渐疏远了军国大政,以致齐武帝有这样的轻蔑:“学士辈不堪经国,唯大读书耳!”据颜之推的记述,士族王复性格儒雅,从不骑马,见马嘶喷跳跃,竟心惊胆战:这分明是老虎,哪里是马呢!梁末侯景之乱中,士族“皆肤脆骨柔,不堪行步;体羸气弱,不耐寒暑。坐死仓猝者,往往而然”。其场景何其可悲。颜之推还谈到,“梁朝全盛之时,贵游子弟多无学术”。则安富尊荣已久,士族连学术也逐渐丧失了。¨0?0\小·说+蛧? ′无·错?内¢容_
第十章
集权官僚政治
的维系与进展
我们把中古士族看成一种贵族化了的官僚。就“贵族化”而言,士族现象看上去像一种“倒退”。比如说,中古时代显示了与春秋贵族时代的某种相似性,春秋列国政权和江左政权,都由若干“世家”世代占有权势。不过,从来就没有真正的历史重演。有人把魏晋视为一个“封建化”时代,拿它与西欧的“中世纪”相比。不过秦汉帝国留下了两份遗产,它使中国中古的所谓“封建化”,不可能重复西欧中世纪的出路。这两份遗产,一是官僚阶层及专制官僚制度,二是士人阶层及其文化传统。二者共同维系着中国历史进程的连续性:而欧洲的古代与中世纪,并没有这两样东西贯穿其间。
士族是在官场和士林的互动中滋生的,其特征是对官职和文化的家族性垄断。可见,士族也是上述两个遗产的产物,只不过发生了“畸变”而已。秦汉帝国留下了一个“政治文化模板”。?k,s·w·x*s_./o?r.g^相对于这块“模板”,门阀政治只是皇权政治的“变态”,士族政治也只是官僚政治的“变态”。皇帝的心底珍藏着秦汉大帝国的记忆,若有可能,他们就将再度伸张君权,再现秦皇汉武的无上威严。而在官僚那里,无论是儒家纲常名教还是法家明法考功,依然具有原则上的正当性;那么士人呢?他们依然得自幼读儒家经典,而儒家“人皆可以为尧舜”的信条,不是以门第、而是以德才评价人的,要求向平民中的贤者开放入仕之门。
20世纪的中国史研究,是被“阶段论”或“分期论”所主导的,人们努力发掘着各时代的特殊性;而本章的阐述,则将把视线转向那些一脉相承的东西,转向连续性。
一、空话不空:官僚政治话语
帝国体制的维系,以一种政治文化秩序为基础;魏晋江左的士族文化和玄学思潮,把这个基础侵蚀得锈迹斑斑。然而与之同时,维系君权、礼教和法制的说法和做法,让我们看到了问题另一方面。那些申说尊君卑臣、名教礼法、选贤任能、信赏必罚的言论,依然经常出现在君主诏书、臣工奏议之中。它们构成了另一种“官僚政治话语”。这样的声音在当时变得空洞了,在士族名士那里较少回响,似乎只是套话、废话、空话:不过空话不空,说跟不说还是不一样的。只要它们经常被重述申说,就表明秦汉帝国的政治文化传统不绝如缕;眼下它们只停留在纸面上或口头上,但在可能的时候,就将显示真正的影响。
对清谈放诞造成的法纪弛坏,在曹魏就不乏抵制谴责。夏侯玄等人号称“四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