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完结(2/2)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波峰与波谷第21章完结
二十等爵和禄秩的疏离,就是其表现之一。此外就禄秩而言,它最初也没有覆盖到所有的王朝官号拥有者。像从官、军官、文学之官、大夫之官,不属行政吏员,本来是无秩级的;后来这些官通过“比”形成了“比秩”,但“比秩”本身仍是一个“另类”的标志。所以汉代“比秩”与后世“从品”(如从一品、从二品之类)不同,它兼有区分职类的意义,而“从品”没有。又如源于周代的上公、公、上卿、卿、大夫、士概念,仍被借用以区分官职层级。例如西汉的丞相、御史大夫,东汉的太傅、三公,都无秩名,只用上公、公、上卿概念以区分之。公卿大夫士概念也被用于礼制场合,用以牵合礼书所记礼遇,但这时候往往又与秩级不合。又如八号常设将军常被用为辅政者的加号,从而具有了品位意义,此外还有战时任命的杂号将军,但各种将军号也没有与禄秩序列一体化。秦汉的朝位,即官员在朝会时的席位,也具有重要的等级功能,王朝往往通过调整某官的朝位来升降某官资望。但朝位既不与禄秩完全一致,也不与爵级完全一致。
与后世相比,秦汉位阶体制呈现出了较大的松散与疏离。帝国位阶体制的松散与疏离,既是行政结构不够完善、即诸官署、诸官职的分等分类尚较粗糙造成的;同时位阶的背后是“人”,各色位阶的松散和疏离,也是各种传统政治群体和新兴政治群体尚未充分一体化的表现。“爵一秩体制”及其所立足的政治结构和官贵成分,在两汉四百年处在不断的变迁波动之中。就品位结构而言,存在着一个“禄秩的中心化”的进程,就影响等级结构的政治背景而言,存在着“文吏的官僚化”和“官僚的士人化”的进程。这些变化推动着帝国品位结构的缓慢进化,最终过渡到了官品体制。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