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小说 > 刻画战勋:清朝帝国武功的文化建构 > 第62章完结

第62章完结(1/2)

目录
好书推荐: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刻画战勋:清朝帝国武功的文化建构第62章完结

图5-18 清《和落霍凘之捷》册页 彩图 55.4厘米×90.8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资料来源:Chu,Petra and Ding Ning eds. Qing Encounters:Artistic Exchanges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Issues and Debates Serie(Los Angeles:Getty Research Institute,2015),p.161。-墈?书`君¨ ?追?罪·歆,蟑*結-

除了构图之外,《平定准噶尔回部得胜图》十幅战图的细节呈现,应该也与乾隆的期待相距不远。虽然《平定伊犁回部战图》彩图以皴法和晕染来仿真阴影的效果,与铜版画的成效有所差异,但从许多幅均表现了传统水墨画少见的渲染天空来看,[18]应也是源自原稿。很可能《平定准噶尔回部得胜图》不论树木、人物乃至云彩的阴影处理,也都是原稿即有,而非法国作坊的加工。的确,《平定准噶尔回部得胜图》“全幅以无比清晰的刻线呈现,连远景也不含糊”的效果,与法国作坊所熟悉的西方风景画之模糊远景不同,应是原稿所致。[19]再加上若观察其后清宫制作的《平定金川得胜图》乃至《台湾战图》等,亦可以看到乾隆对于铜版细致线条和阴影明暗效果的要求,[20]可以说《平定准噶尔回部得胜图》呈现了乾隆所要的战图样貌,其中的透视或阴影处理,并非来自法国作坊的修改,而是相当忠实地再现了原稿的设计。~微*趣^暁?税¨ .耕?薪*最^全′

然而,如果乾隆选择铜版画来制作《平定准噶尔回部得胜图》是为了追求细致与明暗的效果,特意送往欧洲制版印刷以达成最准确的成效;那么他对其中另一受人瞩目的西洋透视法,则无意完全照本宣科。《平定准噶尔回部得胜图》虽然保留了线性透视法压缩空间所造成的逼人前景与辽阔远景,形塑出过去中国战图所无法企及的震撼印象,却仍然做了很大调整。最大的改变在于《平定准噶尔回部得胜图》几乎舍弃了空气透视法,除了极远处的山峦外,全幅从近景、中景到远景的物象都十分清晰,并未呈现出随着距离应该逐渐模糊的空气透视效果。《平定准噶尔回部得胜图》与西洋透视法的对比,几乎就像Heinrich Wöfflin对比文艺复兴艺术的绝对清晰性(absolute clarity)与巴洛克美术的相对清晰性(relative clarity)。[21]而且《平定准噶尔回部得胜图》模糊了高地平线的物象比例,远方的山石尺寸过大,前景的物象却略小。其中所采取的高地平线,比起低地平线可让观者看到更多的中景,但《平定准噶尔回部得胜图》通过调整前景与远景的物象比例,使得中景更加清晰明确。因而《平定准噶尔回部得胜图》从前景、中景到远景都展现了清晰可辨的丰富细节,远近物象的尺寸和清晰度都没有强烈的差异。

如此改良的透视法,很可能就是法国经手《平定准噶尔回部得胜图》的Marginy侯爵(Abel-François Poisson de Vandières,1727-1781)认为其“就中国风味画出”的原因。′m¨z!j+g?y¢n′y,.?c*o′m`[22]因为一旦删除了空气透视法并调整高地平线的物象比例,观者不再感受到运用西洋透视法所造成的仿若窗景之效应。对Marginy来说,与欧洲透视法相对应的应该就是所谓中国画的散点透视。的确,《平定准噶尔回部得胜图》虽采用了西洋透视法同时呈现前景偌大的战斗场面与广阔的远景,却在前景与远景展现了诸多清晰的细节,与所谓中国画视点流动不居以展现丰富景致之效果类似。再加上前述《平定准噶尔回部得胜图》连远景也以清晰刻线呈现的做法,可以说都鼓励观者的视线游移于画面各处,观看以细致铜版线条形塑出的具有明暗阴影之逼真物象。

《平定准噶尔回部得胜图》从前景到远景都充满写实物象细节的战争场景,应该就是乾隆“接受”“西方影响”的原因。只是他并非被动全盘接受西洋技法,而是有所取舍地挪用清晰的铜版细致线条和明暗阴影,并调整透视法使前景的激战场面和广阔的远景都蕴含丰富细节,来达成他所要的“写实&rdqu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放弃 立即下载
目录
新书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