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完结(1/2)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科举改制与最后的进士第113章完结
湖北办学早著成效。-求,书*帮? ?首.发¢迨1908年筹办湖北法政学堂之际,湖广总督赵尔巽调癸卯科翰林邵章入鄂,出任监督,直至1909年底邵氏回籍为止。此后,赵尔巽于1911年总督东三省,复调邵章任奉天法政学堂监督,并署理奉天提学使。[26]不如邵章出名的癸卯科进士、江苏丹徒人杨鸿发,则于1908年任两湖师范学堂仁字斋文学教习,并兼湖北法政学堂国文教习。[27]湖南学堂比湖北办理稍晚,几位进士颇著劳绩。1904年,癸卯科进士彭绍宗出任湖南高等学堂监督,癸卯科翰林曾熙、郭立山分别担任湖南南路师范学堂、中路师范学堂监督。[28]1905年郭立山北上京师大学堂任教,中路师范学堂监督一职由甲辰科翰林、大名鼎鼎的谭延闿接任。[29]
进士在江西、安徽的办学也不遑多让。癸卯科翰林曹典初曾于1904年出任江西高等学堂监督,惟为时较短。辛亥鼎革前后,甲辰科翰林宋育德亦曾担任该学堂监督。[30]甲辰科翰林叶先圻则于1909年出任江西模范中学堂监督。此外,刘凤起(癸卯科)、宋名璋(甲辰科)两位本籍进士,也在宣统时期出任江西学务公所议绅。_删′8*墈+书~罔¢ ,免~费·越\读¨[31]在安徽,甲辰科翰林、著名诗人许承尧于1905年在本籍出任徽州新安中学堂监督,并兼紫阳师范学堂监督,1908年因成效卓著,获得奖励。甲辰科进士、湖北人彭守正则于1908年担任安徽法政学堂监督兼教授。[32]
西北地区学堂数量有限,程度最高的陕西大学堂(后来改为陕西高等学堂)的发展,离不开两位癸卯科进士的贡献。来自邻省山西的狄楼海,于1904年开始担任教习,[33]成效卓著,后来进入京师大学堂,担任教务帮提调。陕西本籍进士周镛,于1906年出任陕西高等学堂监督,至辛亥革命前,已达五年之久。[34]此外,甘肃癸卯科进士张铣选择在新疆发展,1907年曾短暂任过新疆高等学堂提调,而1910年至1911年,护理新疆提学使将近一年。[35]
西南地区的办学有其特色。四川与康藏接壤,设有川滇边务大臣,在清末川边办学的历史中,癸卯科进士蜀人吴嘉谟的功绩首屈一指。吴嘉谟先任四川高等学堂教习,1904年复任四川学务调查所监督,“考选各项教职人员入所讲习,以备派往各属调查学务”。?狐_恋~闻!茓. !冕′沸*悦!读~1907年川滇边务大臣赵尔丰奏设关外学务处,由吴嘉谟总办其事。吴嘉谟“选委员,延教习,购书器”,先“令塘兵及商民与蛮头人等子弟入堂”,排解疑阻,以为劝导。1908年,“共设学堂三十余校,男女学生千有余名,咸知官话,初识汉字”。[36]直至辛亥鼎革之际,方引退归里。同时,甲辰科翰林田明德,经护理四川总督赵尔丰调川,“历充客籍、藏文各校监督”,为关外学务储备人才,与吴嘉谟川边办学相得益彰。[37]此外,甲辰科进士曾光爔1904年在本籍任邛州高等小学堂校长,1907年兼任中学堂监督,长期办学,著有成效。[38]在云南,癸卯科翰林李坤于1903年担任云南高等学堂副办兼地理、历史教习,1906年后出任教务长。[39]
广西的学务公所议长一职,先后由癸卯科翰林陈树勋、甲辰科翰林唐尚光担任。[40]广西法政学堂则借才川黔,先后奏调甲辰科翰林陈国华(四川人)、陈正猷(贵州人)出任教习。[41]广东风气早开,亦借才办学。1906年,署理两广总督岑春煊奏调京师大学堂教习、癸卯科进士陈黻宸南下,任广东方言学堂监督、两广优级师范学堂教务长,至1909年陈黻宸回籍出任浙江谘议局议长为止。[42]
福建近代人才辈出。在清末办学中,除陈宝琛等翰林前辈外,翰林后辈亦与有力焉。癸卯科翰林杨廷纶于1909年出任福州府中学堂监督,随后并任福建法政学堂副监督。另一位癸卯科翰林于君彦,则于1908年初出任福建中等商业学堂监督,直至1910年回京供职为止。[43]在兴化府,癸卯科翰林张琴、甲辰科进士关陈謩从1905年开始,分别担任兴化府中学堂监督和正教习,历有年所,著有成效。[44]
通过上文的考察,似可得出以下几点认识。首先,癸、甲进士广泛参与了清末全国各地的兴学堂事务,分布相当之广,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