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小说 > 科举改制与最后的进士 > 第96章完结

第96章完结(2/2)

目录
好书推荐: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科举改制与最后的进士第96章完结

胡骏日记可知翰林“来者甚夥,大率主保存衙门者居多数”。[66]于是“公定保存本署说帖,推审查起草人六员”,并公举恽毓鼎等人游说军机大臣。二十五日,公具保存翰林院说帖拟定,次日凌晨由掌院学士陆润庠、荣庆据以代奏。[67]

该说帖系章梫、商衍鎏、水祖培等人起草,[68]由翰林院学士许泽新领衔,签名者达90人,癸卯、甲辰两科翰林占43名。其要点如下。(1)申明翰林院不可裁之理由:“职司国史,秉董狐之笔,关系数千年以后之信史,较之新内阁之仅关系一时者不同。”[69](2)解释翰林院不可归并内务府之理由。首先,内务府全系旗员,翰林则遍选天下人才,性质不同。其次,内务府分设七司,统于总管大臣,“堂属攸分,缺额有定”;翰林院则无堂属之分,编修、检讨、庶吉士无定额,且遇朝会大典,南书房、上书房翰林班在内务府大臣之上,二者体制不同。最后,“改订官制,要宜以我国之沿革为本,而取外人之长,不宜以外人之制度为本,而置我国之历史源流于不顾”。且弼德院、行政审判院、审计院等皆官制独立,直隶皇上。翰林院“实与德之博士院,英、日之博士会、学士会院制度相仿,皆以储才备用为急,自应令其独立”。总之,“内阁各部为最高行政机关,弼德院为最高行政顾问,翰林院为预备最高行政人才,按之法理,并不相妨,揆之官制统系,尤为赅备”。(3)应行变通之处。一为职掌。应厘定者有二:(甲)讲官,由翰林充任;(乙)内翰林,“旧内阁所司典礼、撰拟、收存、颁发诸务”及“稽察钦奉上谕事件”之任,划归翰林院。应扩充者有五:(甲)筹设通儒院;(乙)组织高等文官试验委员会;(丙)组织法典调查委员会;(丁)开设图书馆;(戊)纂修会典。二为官制。掌院学士仍由大学士兼充,其余侍读学士、侍讲学士,遇有相当之缺,开单请简,侍读、侍讲、撰文、秘书郎、编修、检讨各官,均以新内阁、弼德院各衙门、各直省之缺,为升转外放之途。其详细节目俟奉旨俞允,再由掌院学士妥为核订。(4)附行政统系表。审计院:监督财政机关;行政审判院:行政审判机关;内阁各部:行政机关;弼德院:顾问机关;翰林院:储才机关;内务府:皇室机关。最后,引用中外官制,立足人才储备的极端重要性,强调翰林院万不可裁并:“夫翰林一官,朝廷甄择最严,擢用亦多破格。近年设立进士馆,遣派出洋留学,本署人员几占全数,而数年廷试留学生,亦拔其尤者以授编、检各职。仰见朝廷慎重名器、奖励人才之至意。若竟予裁并,转失储才本旨,窃为国家惜之。”[70]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放弃 立即下载
目录
新书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