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小说 > 科举改制与最后的进士 > 第96章完结

第96章完结(1/2)

目录
好书推荐: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科举改制与最后的进士第96章完结

不过,癸卯、甲辰翰林仍在积极努力,其策略是先拜会时任吏部尚书的甲辰科座师陆润庠,沟通妥当后,再分别登门游说满汉军机大臣。!微¨趣.晓\说_蛧^ ′吾*错/内′容·其中王寿彭、水祖培、王大钧、朱汝珍、商衍鎏、高振霄、章梫、吴增甲、杨兆麟、黎湛枝、张书云、胡骏、林世焘等人奔走最为热心。八月十九日,王寿彭、黎湛枝、张书云、王大钧、章梫、朱汝珍、林世焘、胡骏等人拜谒陆润庠,言翰林院衙门事。四天之后,胡骏与王大钧、商衍鎏、朱汝珍、水祖培、王寿彭、高振霄等人为升品事,专程拜访大学士、满军机大臣世续,寻求支持。世续态度谦谨,“满口应承”。但鉴于当权者常常表面赞同,实际反对,胡骏也不能确定世续“果无异议否”。诸人随后即赴东兴楼应章梫之约,盖章梫热心此事,专待于此,欲聆消息。席间又约定二十七日在吴增甲家里再次聚议。二十八日,翰林们又登门游说大学士、军机大臣鹿传霖。[56]九月初一日,胡骏与黎湛枝、朱汝珍、张书云、谢崇基等人至王寿彭处,会议翰林升品折稿,随后由王寿彭、杨兆麟亲赴荣庆府上请示。[57]据说孙家鼐、荣庆于初二日画稿,“不日出奏”,尤其是各军机大臣亦表示赞成。[58]

翰林群体的努力果然收到成效。九月二十五日,会议政务处议复延昌、李稷勋的折子终于出奏,距二人上折之日已过半年之久。,天~禧′暁?税¨徃- !最-欣′漳`结.埂?鑫-快`折子明言“固不敢以朝廷名器见好词臣,亦不敢以议驳在前稍涉回护”,故一方面否决了职掌扩充的建议,另一方面却议准了翰林升品的请求:侍讲学士升为正四品,侍读、侍讲升至从四品,撰文、秘书郎、修撰俱升为正五品,编修、检讨升至从五品。奏上,奉旨依议。[59]

至此,纷扰数年的翰林升品,在翰林院上下,尤其是癸卯、甲辰翰林群体的努力运作下,终于实现,显示了翰林群体仍蕴藏着可观的活动能量。然而,当翰林群体龂龂于升品,靠追求“名”以维持自身体制时,也就意味着实际地位的严重下降。因为在当年品秩虽卑而实际却尊的时候,根本不存在翰林升品的诉求。

表6-10 清季翰林院官制、额缺、品级变动

表6-10 清季翰林院官制、额缺、品级变动-续表

追寻新定位:责任内阁成立前后翰林院的保全与扩张

果不其然,胡骏等人换上五品的“水晶顶”,[60]没戴多久,翰林院就面临被裁撤的生死危机。宣统元年十月,宪政编查馆提调李家驹编制了一份《行政纲目》,就现行各部职掌,分别国家行政、地方行政,按部列表,作为“将来厘定官制,编制预算”的标准。¨3*叶-屋? !埂*鑫`最?哙¨后经修改,于宣统二年(1910)二月二十九日呈递,奉旨俞允。[61]翰林院由于无所谓国家或地方“行政”,所以在《行政纲目》中并无位置,意味着官制改革时将被裁并。《宪志日刊》评论《行政纲目》时就称:旧内阁、礼部、翰林院所掌“多非国家事务,虽间有关系,而职权不足以立为独立衙门”,故当在裁并之列。《申报》论说的话则更难听:“翰苑诸公不啻为旧时专制时代京秩中之一遗物”,将来中央官制改革,必遭裁汰。[62]宣统二年十月,在第三次国会请愿运动的促动下,清廷下诏提前于宣统三年(1911)设立责任内阁,宣统五年(1913)开设国会。官制改革因此驶入了快车道。而在新的官制改革案中,翰林院将被裁撤,其职能分别划入内务府和新内阁之中。[63]

可以说,此时的官制改革将翰林院推向了消亡的边缘,而翰林群体就是否保存翰林院也有了分歧。十一月十一日,一部分翰林在便宜坊集会,“共议保存翰苑”。甲辰科探花商衍鎏专门草拟了“公具说帖稿”,供大家讨论,恽毓鼎认为“颇为简要”。[64]九天之后,翰林齐集讲习馆,讨论生死大计:“到者百余人,主持保存者以商(衍鎏)、水(祖培)、朱(汝珍)、章(梫)诸编修为最力,主持裁署改官者以李、范、陈、高诸编修为最力,两派大肆诘辨。”[65]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放弃 立即下载
目录
新书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