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完结(2/2)
好书推荐: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科举改制与最后的进士第94章完结
癸、甲翰林遽升至监司高位,但从整体上看,在废科举、改官制时代,翰林受到的冲击最大,地位降得最快。失去科举依托的翰林群体,如何在后科举的立宪时代调适自我,因应变局,是下节讨论的主题。
二 翰苑存废生死之争
有清一代重科名,又以点翰林为尤荣。长久以来,翰林院既是人文渊薮,又是储才重地,高官多出其中,地位极其显要。张之洞曾有名言:世运之明晦,人才之盛衰,其表在政,其里在学。可以说,翰林院本来正是政学表里相依的化身。然而,在清末改科举、兴学堂,中西学此消彼长的新政浪潮下,翰林院却恰恰面临“学”与“政”的双重危机。一方面,翰林被讥为空疏无学,另一方面,朝廷用人也逐渐不重翰林。因此,庚子前后,整饬翰林院成了清廷除旧布新的重要举措,老翰林被要求研习所谓的新学实学。随后,当局进一步深化科举改制,诏开进士馆,以癸卯、甲辰两科翰林为主要学员,聘日本及留学生教习讲授法政等新学,实现了从翰林院庶常馆到京师大学堂进士馆的制度变革。与此同时,随着詹事府被裁,本已十分拥挤的翰林院,升转更形艰难。1905年科举立停后,足以名利双收且几乎为翰林包揽的试差、学差大减,[45]翰苑日渐式微。迨1906年宣布预备立宪、改革官制,翰林院不仅地位下降,更时有消亡之虞,终至1911年责任内阁成立前后发生了存废生死之争。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放弃
立即下载
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