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完结(1/2)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科举改制与最后的进士第70章完结
在管理员方面,甲辰年正月二十八日,学务大臣奏派翰林前辈支恒荣(芰卿)为进士馆监督,[16]总理馆中诸务。~精¢武\晓-说-旺* ~罪*新/章.截\埂`歆!快+“又设提调三人”,斋务、庶务提调分别延定达寿、汪凤池,学务提调拟请汪凤藻,但“尚未到馆”。[17]很可能汪凤藻延请未果,后来延聘的学务提调是颇通算学的翰林前辈华学澜(瑞安)。所以,进士馆教习章宗祥说“汪乐(药?)阶及华卒庵分任提调”。[18]汪药阶即汪凤池,此前任大学堂杂务提调;[19]华卒庵即华学澜,卒庵乃瑞安谐音。陶孟和给华学澜的《辛丑日记》写序,征引《天津新志》材料,亦称华学澜任“进士馆教授提调”,自是不虚。[20]在教习方面,由于仕学馆并入进士馆,仕学馆的中日教习遂改任进士馆教习,同时又延聘了留日归国学生数人(详下文)。
馆舍、教员皆备,于是进士馆在甲辰年三月初发出示谕:“教习进士馆为晓谕事。照得本馆定于四月十二日开课,已咨行各衙门将上科新进士学习人员开列衔名,送交本馆。/萝·拉+暁/说! _首.发^为此示谕各该员知悉,务于三月十五日以前各赴本衙门呈请咨送,仍尽三月内亲身赴本馆报到,听候开学,毋得延误。切切。特示。”[21]随后眼见报到者无多,又行文相催,并称如不愿入学,“须先期呈明”。到四月初,报名者达一百余人,已颇不少。[22]
四月十二日,进士馆如期开馆。《大公报》的报道颇有意思:“本月十六(二)日为进士馆开馆之期。是日在堂上设供桌香烛。监督在堂中,提调、各教员及办事各员均在阶上。仕学学员及进士学员均在阶下。堂中设万岁牌,监督率各员望阙谢恩,行三跪九叩礼。次谒孔子,行三跪九叩礼。毕,各学员向监督行三揖礼,又向各提调、各教员行三揖礼,又向检查以下各官行一揖礼,而监督以下均答揖礼,毕而退。仕学与进士两馆互相往拜。是日均着衣冠,俨然官学会中人也。”[23]十六日早上,教员、学员首次上堂,各教员依次演说。[24]至此,经过一年半的筹备,进士馆正式开馆。·3*4_k,a*n′s¨h+u!.¢c\o~m_
学员的科分和班次构成
进士馆的学员构成,可以先从科分、班次考察一番。一般印象,进士馆学员由癸卯、甲辰两科进士组成,然细加查对,却不尽然。事实上,有12位乙未科和戊戌科进士在馆肄业六学期满,并参加了毕业考验。其中4人获得最优等,4人优等,3人中等,1人下等(详表5-1)。甚至还有3位戊戌科进士,在馆肄业未终就呈请赴日留学,卒业回国后,与癸卯、甲辰进士一起参加了进士馆游学毕业学员考验(详表5-2)。
表5-1 进士馆内乙未、戊戌科进士题名
表5-2 进士馆资遣戊戌科进士留学题名
这说明,如果从科分上严格划分,进士馆学员可分为乙未科、戊戌科、癸卯科和甲辰科(包括癸卯、甲辰两科的翻译进士)。本来,开进士馆的上谕针对的是癸卯科以下的新进士。乙未、戊戌两科进士之所以也可入馆学习,是因为翰林院掌院学士孙家鼐有此提议,而张之洞赞同,故写入了《奏定进士馆章程》。不过,上两科进士入馆与否纯属自愿,且须核准,与癸卯科以下新进士大不相同。有十几位“老进士”,甚至包括已经散馆授编修、检讨的“老翰林”仍愿入馆肄业,也说明虽然有很多新进士对开进士馆颇多抵拒,但仍有不少进士怀着期待主动去重做学生,接受学堂的“新学”教育。
就班次而言,进士馆开学之初,学员皆住堂学习。但教习、学员很快冲突不断。于是朝内批评之声又起,并奏请变通章程。随后学务大臣奏更定进士馆章程,遂分内、外班。翰林、中书为内班,住堂肄业;主事除自愿住馆肄业者,可以呈请改归外班,每周入馆听讲一次,已得要差而由本部咨明留署之员,可毋庸听讲;翰林、中书也可以精力不及为由,呈请改归外班。[25]
从第一次会考进士馆毕业学员情况来看(详表5-3),在馆肄业六学期期满,参加毕业考试的77名内班学员中,庶吉士固然占了大多数,不过癸卯主事亦不乏人,足有18位,考虑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