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完结(2/2)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科举改制与最后的进士第54章完结
卖书记》作者王维泰看来,能购览《万国政治艺学全书》等,已是“渐有新旧过渡思想,临文时能解调查者”。不过,士子“最多之数必问《通鉴辑览》、《经世文编》,甚或问《子史精华》”等。尽管趋新的王维泰说这些士子“皆未脱八股词章窠臼”,为“最下乘”,[46]但《通鉴辑览》、《经世文编》等却是应对首场史论题的重要参考书,士子最乐寻购也是人情之常。
何寿章、马太元、许同莘等士子自带和购买的书籍,大都是要带入场中备查的,这早已是晚清科场常态。李林看到几条辛丑科举改制后士子场内翻书的材料,就想当然地说,明清科场搜检极严,此时“乃准士子带书翻阅,应是考虑科制甫经从形式到内容的改革,难度骤增,故以此权宜之计方便考生”,进而论道“厘清这一事实,对评估考试答卷及其学识水平至关重要”。[47]其实,嘉、道以后,搜检已渐从宽,“同、光间则虽仍派搜检官,不过循行故事,由吏役高呼一声搜过……后则此声亦寂无闻”,任士子随意挟书。[48]1894年商衍鎏参加广东乡试,书籍就一概听其带入。[49]许同莘于1899年参加院试,江苏学政瞿鸿禨“概不搜检”。[50]迨1902年参加江南乡试,起初还因“书籍繁重,颇以携带不便为虑”,岂料“入场可令仆人挑入号内,出场亦有亲兵层递背出”,[51]备极优待,遑论搜检。癸卯年三月初八日会试入场,马太元的“书籍以轮自拖”,[52]昂然入闱。所以,考生带书入场早是惯例,绝非科举改制初特为此权宜之计方便士子。只不过科举改制后,士子携带书籍的部头更大、种类更杂、数量更多。明乎此,则士子答卷中出现与严译《原富》字句完全一致的现象,就不值得大惊小怪,而对比分析同一道题尽可能多的答卷,才是了解士子如何应对科举改制的有效途径之一。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