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小说 > 科举改制与最后的进士 > 第51章完结

第51章完结(1/2)

目录
好书推荐: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科举改制与最后的进士第51章完结

既往研究对借闱河南的原因已有探讨。-2/s¢z/w`./c+o-m′[4]惟就河南论河南,最多说明河南开封贡院有条件成为借闱试点,但不足以说明必须借闱河南。其实,开封并非唯一选项,南京曾是重要选项,济南也是考虑之一。借闱河南的最终决策,是慈禧太后、政务处、礼部、全权大臣、刘坤一、张之洞,以及外人反复互动的产物。不同的借闱试点,必对来自五湖四海的数千举人的选择和境遇造成不同影响,给借闱当地的官场及周边商民带来截然不同的结果,甚至关系到科举制的最终命运。因此,借闱地点的决策过程及其背后的权衡值得考察。

辛丑年三、四月间,由于英国驻华公使萨道义固执己见,要求顺天乡试、山西乡试甚至北京会试均停五年,中外议和代表在此问题上陷入交涉僵局。四月十三日,李鸿章、奕劻致电军机处,备述交涉艰苦,抱怨萨道义“性情执拗,颇难与商”,为了不“牵碍撤兵要务”,准备在停试问题上妥协,并提示“乡、会等试或可借闱举行”。[5]不过,尚未商及借闱地点。!k\u?a`i+d+u·x?s?./n·e′t~经过积极磋商,李鸿章“认为”外人已同意北京会试不停,遂于四月十七日电告中枢。[6]

湖广总督、直隶人张之洞对直隶乡试、山西乡试停考五年甚为不满,但鉴于外人以直隶、山西系闹事最烈之地,乡试断不能行的立场,故向英国公使萨道义、德国公使穆默提出了借闱乡试办法:“直隶可借山东之闱、山西可借河南之闱。”张之洞的提议得到了刘坤一的支持。[7]萨道义顾及英国在长江流域的巨大利益,必须维持与刘、张的友好关系,所以表示不反对顺天乡试、山西乡试分别借闱山东、河南的建议。[8]

如果此案就此了结,亦可谓不错的结果。可是,如第一章所述,英国公使萨道义在北京会试问题上最终并未让步。这就使得李鸿章颇为被动。而会试借闱何处,也就成为必须尽快考虑的问题。

五月初三日,身在北京的美国公使柔克义已经了解到:“中国政府打算在北京停止考试期间,将京城会试移到某省的首府——可能在河南开封府举行。·微^趣!晓/说* ?庚.芯?嶵_筷,”[9]此处“中国政府”云云,似指北京的全权大臣。有意思的是,恰在三日之后,李鸿章致电军机处云:“惟闻各使中仍有不愿北京会试者,请借河南考棚。”[10]李鸿章称外人请借闱河南,恐系托词。与柔克义的说法合观,似可知此时李鸿章等人主张借闱河南举行会试。会试借闱河南,顺天乡试虽未明言,但很可能也就借闱河南。

然而,这就与张之洞“交涉成功”的提议——直隶顺天乡试、山西乡试分别借闱山东、河南——有了冲突。七月初九日,《辛丑条约》画押前夕,张之洞致电军机处,历数其与刘坤一为直、晋借闱鲁、豫的辛苦交涉,恳请朝廷饬令全权大臣与各国切商“直、晋两省不滋事各州县,准其借闱乡试,俾免无辜向隅,以期民情帖服”。电文中且暗藏玄机:“德使复电云,彼甚愿照办,惟有人不以为然,至为抱歉。”[11]与此同时,张之洞又给其姐夫鹿传霖发一密电,透露了“不以为然”之人正是李鸿章:“直隶不滋事地方不准借闱乡试一节。德使电告德领事,谓系合肥之意,嘱敝处勿怪伊等语。可骇可怪。特密达。此事务望请旨饬合肥妥商,于此次明降谕旨时,将两省借闱乡试提明方妥。不然,以后畿辅民心岂能安靖哉。”[12]不过,张之洞的诉求未获满足。

不久,会试借闱河南的消息就在报刊上传开:“北京会试及一切殿廷考试,此后均须停止,惟各省举人仍须准其会试,已议定即借河南贡院办理。”[13]然而,事实上并未如此顺利定局。

九月初,当留京礼部拟稿请旨时,河南、山东,尤其是南京,均为选项。[14]身在北京的冯汝琪亦探悉“礼部奏请在南京会试”,惟“此折尚未拜发,出奏后尚不知谕旨如何”。[15]外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放弃 立即下载
目录
新书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