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完结(1/2)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科举改制与最后的进士第47章完结
同时,令新进士接受学堂再教育,新进士尤其是新翰林在心理层面及实际出路上,皆受到不小冲击。~萝?拉+小-税, ^蕞?新?彰′结*哽*辛^筷+他们中许多人不以此举为然,甚至直接抵拒,也就可以想见(详第五章)。而朝内的科举出身者,也对此举抑科举而扬学堂的取向不满,故从特旨颁布直至进士馆开馆后,朝内的批评声音一直不断。新科进士的抵拒和朝内保全科举者的批评,导致进士馆章程屡变,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此举的落实和成效。当局欲通过开进士馆以扩大科举改制的努力,遭遇重重阻力。在这样纷纷扰扰以及学堂、科举势不两立的聒噪下,科举的有形价值及无形价值均受到贬损。
* * *
[1] 参见邸永君《清代翰林院制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第8、161页。
[2] 商衍鎏:《清代科举考试述录及有关著作》,第157页。
[3] 《会典》“翰林院掌院学士职掌”条谓:“萃礼部之进士以朝考(每科于殿试、传胪后,礼部以进士名册送院,掌院学士奏请御试于保和殿,曰朝考。——原注)。¨零?点\看¨书/ !蕪!错¢内?容+”《钦定大清会典》(嘉庆朝)卷55,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638),台北:文海出版社,1991,第2545页。又,光绪二十一年御史熙麟奏参壬辰、乙未朝考阅卷是非倒置,上谕即令掌院学士将有关朝考原卷封固呈进。《德宗实录》(5),光绪二十一年五月上,《清实录》第56册,第798页。关晓红两次断言进士朝考由吏部负责主持,似可再商。其所引王庆云《石渠余记》的材料,恰亦说明朝考之设,为选庶吉士。《科举停废与近代中国社会》,第229、238页。
[4] 《孙家鼐奏为庶常入馆即宜课以政治兼习洋务敬陈管见事》(光绪二十七年四月十八日),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录副奏片,档号03-7203-127。按,此标题系档案整理者所拟,原拟事由为“翰林院讲求实学拟定课程由”,李国荣主编、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清代军机处随手登记档》第157册,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3,第242~243页。
[5]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光绪宣统两朝上谕档》第27册,第81页。
[6] 上谕要求散馆、大考、考差一律变通,而是年七月十六日废八股、改策论的上谕,连带规定散馆、考差的题型一体改变,显示出翰林院整改与科举改制密切关联。/精*武^小-说^王? !追\醉\薪~彰\踕`
[7] 王钟翰点校《清史列传》第16册,中华书局,1987,第4821页。
[8] 叶昌炽:《缘督庐日记》第6册,第3534页。
[9]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光绪宣统两朝上谕档》第27册,第249页。
[10] 叶昌炽:《缘督庐日记》第6册,第3538页。
[11] 余肇康:《清故诰授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军机大臣协办大学士外务部尚书瞿文慎公行状》,闵尔昌纂录《碑传集补》(1),周骏富辑《清代传记丛刊》(120),台北:明文书局,1985,第190页。
[12] 《恭读初一初二日上谕书后》,《中外日报》光绪二十七年十二月初四日,第1版。
[13] 《录独立山人读宣示翰林衙门谕旨书后》,原刊《苏报》,载北京《时事采新汇选》壬寅正月初二日,第4页(文页)。
[14]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光绪宣统两朝上谕档》第28册,第27页。
[15] 《崑冈、孙家鼐奏为遵旨督饬翰林院人员用功实学酌拟办法事》(光绪二十八年正月二十七日),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录副奏折,档号03-7175-008。
[16]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光绪宣统两朝上谕档》第28册,第281页。
[17] 《致瞿子玖》(光绪二十九年十一月十三日),赵德馨主编《张之洞全集》第12册,武汉出版社,2008,第100页。
[18] 商衍鎏:《清代科举考试述录及有关著作》,第164~165页。
[19] 《崑冈、孙家鼐、徐郙等奏为补行辛丑科会试改至明年举行庶吉士散馆今年应否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