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溯源清河陶瓷(2/4)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别人搞权,我赚功德第168章 溯源清河陶瓷
秀莲,“她从小喜欢这个,跟着爹学过不少年,也一首在琢磨。”
章秀莲抬起头,眼神里有些局促,也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执着。她低声道:“学是学了点,可……可也就那样。自己瞎琢磨,烧出来的东西,土不土,洋不洋的,没人看得上。现在也就自家凑合用用。”她说着,拿起桌上那个陶罐递给张大河,“张主任您看,这就是我们前两年自己试着烧的,火候没掌握好,釉色也不匀,比不得外面买的。”
张大河接过来,入手沉甸甸的。陶罐表面是灰扑扑的土黄色,釉色确实斑驳不均,罐体有些地方甚至能看到细微的裂纹和砂眼,造型也毫无美感可言。这就是当前窑头村“清河陶瓷”的真实水平?与他想象中的“历史名瓷”相去甚远,难怪在市场上毫无竞争力。
【那就溯源一下看看吧!】张大河心中默念,集中精神于手中的陶罐。
刹那间,眼前的景象如同水面投入石子般荡漾开来。简陋的土窑、熊熊的柴火、章秀莲布满汗水与陶泥的脸庞、她小心翼翼地将捏好的陶罐放入窑膛、紧张地控制着火候……画面快速流转,清晰地将这个陶罐从选土、和泥、拉坯、晾晒、上釉到入窑烧制的全过程,甚至章秀莲当时的心理活动,有着对火候的担忧,有着对成品的不自信,都如同亲历般展现在张大河眼前!
技术粗糙,经验不足,对火候和釉料配比的理解流于表面……张大河瞬间就“看”穿了这件作品失败的所有关键节点。这种程度的工艺,确实毫无价值。
他放下陶罐,目光扫过屋子,落在墙角一个蒙着灰尘的旧木箱上。“大柱哥,家里有没有祖上留下来的老物件?那种有些年头的,真正的‘清河陶瓷’?”
章大柱和章秀莲对视一眼,都有些犹豫。章兴勇见状,连忙道:“大柱,张主任又不是外人,是真心想帮咱们村!有好东西就拿出来给张主任看看,还能给你抢了不成?”
章大柱这才点点头,走到墙角,吃力地搬开木箱上的杂物,小心翼翼打开箱子,从里面捧出几件用破布包裹的东西。一层层揭开,几件造型古朴、釉色温润的瓷器显露出来:一个青釉小碗,碗壁薄如蛋壳,釉色如雨后初晴的天空;一个白底蓝花的梅瓶,线条流畅优雅,蓝花晕染自然;还有一个造型别致的执壶,壶身刻着简单的缠枝纹,透着一股内敛的雅致。¨兰`兰·蚊\血¢ ¨醉.芯!漳\洁?埂-新*筷*
尽管蒙尘,但那股历经岁月沉淀的韵味,以及肉眼可见的精湛工艺,瞬间将桌上那只粗陶罐比得黯然失色!
“这是我们章家祖上传下来的,说是老祖宗当年烧得最好的几件,一首当宝贝藏着……”章大柱解释道,语气带着敬畏。
张大河的心跳微微加速。他屏住呼吸,轻轻拿起那只青釉小碗。碗壁入手冰凉细腻,釉面光洁如玉,对着光线看去,隐隐有流动的光泽。这才是真正的清河陶瓷!
【溯源!】
精神再次凝聚。这一次,眼前的景象不再是昏暗的土坯房,而是瞬间穿越了时空!
他“看”到:一个穿着粗布短褂、面容清瘦却眼神专注的中年工匠,看穿着像是明清时期,正在一处依山而建、规模颇大的龙窑前忙碌。选用的陶土细腻纯净,反复淘洗沉淀;拉坯的手势沉稳有力,薄薄的碗壁在他指尖旋转成形,流畅得如同呼吸;釉料是他用几种特定的矿石和草木灰精心调配研磨而成,泛着奇异的微光;入窑后,他彻夜守候在窑口,凭借火光颜色和窑内气流的声音,精准地控制着升温曲线和还原气氛……每一个步骤都充满了匠心和智慧,与章秀莲那种粗糙的模仿有着天壤之别!
这还不够!张大河仿佛附身于这位无名工匠,不仅“看”到了他烧制这件小碗的全过程,更感受到了他当时的心境——对技艺的虔诚追求,对完美成品的渴望,以及一丝因材料或火候细微偏差而产生的遗憾。他甚至“看”到了工匠简陋的家,看到他妻子儿女期盼的眼神,看到他将烧制成功的瓷器交给行商时,换取生活所需的欣慰与无奈……这件小小的青釉碗,承载的不仅仅是一件器物,更是一个时代、一个家族、一个手艺人的悲欢离合!
放下小碗,张大河深吸一口气,强压下内心的震撼。他又拿起那件白底蓝花的梅瓶。
这一次,他“看”到的是另一位更早年代的匠人,服饰更古朴。他在河边采集一种特殊的蓝色矿物,研磨成极细的粉末,调制出独特的青花料。绘画时笔触洒脱又不失法度,寥寥几笔勾勒出的缠枝莲纹,充满了灵动与生机。烧制时对窑温的控制更加精妙,使得青花发色浓艳纯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