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小说 > 别人搞权,我赚功德 > 第168章 溯源清河陶瓷

第168章 溯源清河陶瓷(1/4)

目录
好书推荐: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别人搞权,我赚功德第168章 溯源清河陶瓷

清晨的阳光带着一丝清冽,穿透薄雾,洒在通往窑头村的乡间小路上。\零\点.墈/书* ¢已¢发~布\蕞+薪/璋·結\张大河蹬着一辆半旧的二八自行车,链条发出轻微的“咯吱”声,碾过有些坑洼的土路。车轮卷起细小的尘土,在晨光中形成一道淡淡的轨迹。

他拒绝了司机开车送的建议。这段距离不远,骑自行车既能活动筋骨,也能给他一点独处的空间,理清思绪。

昨晚与邱小艳的“饭局”最终无疾而终,纪委的一个电话像盆冷水,浇熄了任何可能升温的气氛。邱小艳脸上的血色瞬间褪尽,强撑着笑容说“没事,预料之中”,便匆匆离去。张大河看着她略显仓惶的背影,心中并无太多波澜。

这结局,他早己预见。邱小艳也并非真的绝望,她最后那句“不行就跟哥做事”,既是试探,也是为自己留好了退路。权力光环下的暧昧,终究敌不过现实的冰冷。

车轮转动,思绪也随之流转。窑头村,这个承载着“清河陶瓷”古老名号的地方,如今在张大河的认知里,只剩下一个模糊的概念和县志上几行简略的记载。它还能承载起自己振兴清河乡经济的期望吗?

约莫半小时后,窑头村那略显破败的村口出现在眼前。与清河乡许多村庄不同,这里的房屋大多低矮陈旧,不少墙体斑驳脱落,透着一股被时光遗忘的萧索。空气中没有想象中的烟火气,反而弥漫着一种沉寂。村口几棵老槐树倒是枝繁叶茂,树下几个晒太阳的老人,目光浑浊地打量着这个骑着自行车、穿着干部模样的陌生人。

“张主任!您来了!”一个身材敦实、皮肤黝黑的中年汉子快步迎了上来,正是窑头村的村长章兴勇。他脸上堆着笑,带着乡下干部特有的那种拘谨和热情,“路上辛苦了!快,里面请!”

张大河停好自行车,与他握了握手:“老章,麻烦你了。首接带我去看看情况吧。”

“哎,好,好!”章兴勇搓着手,引着张大河向村里走去。路上,他主动介绍起来,语气带着难掩的落寞:“张主任,您问清河陶瓷……唉,说起来都是老祖宗留下的好东西,可传到我们这一辈,算是……算是彻底败落了。”

他指着远处几处坍塌的土窑轮廓,以及一些散落在房前屋后、长满荒草的碎陶片:“您看,那些就是以前的老窑址。我们村,还有旁边的柳树弯村,祖祖辈辈就靠着这手艺吃饭。鼎盛的时候,十里八乡,连县里、市里都有人专门来收我们的瓷器。可后来……机器烧的又快又好又便宜,谁还费那功夫用手捏、用柴火烧?年轻人更是不愿意学,嫌脏、嫌累、嫌不挣钱。这手艺,就慢慢丢了。”

张大河默默听着,目光扫过那些断壁残垣和荒草丛中的陶片,仿佛触摸到了历史冰冷的余烬。“现在村里还有懂这手艺的老人吗?”他问。

“有倒是有,”章兴勇叹了口气,“就剩一个了,章老海爷,今年都八十三了。可您也看到了,他老人家现在……唉,生活都难自理,说话也含糊不清了。想靠他重振这手艺,怕是……难喽。”

两人来到村西头一处低矮的土坯房前。推开吱呀作响的木门,一股混杂着草药味和衰老气息的味道扑面而来。昏暗的屋子里,一位枯瘦如柴的老人蜷缩在炕上,盖着厚厚的棉被,眼神浑浊地望着屋顶,对来客毫无反应。一个看起来五十多岁、同样显得疲惫的中年汉子,他是章老海的儿子章大柱和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妇人,她是章老海的女儿章秀莲,他们正在屋里忙活。·3!0-1^b+o′o+k`..c!o-m*

“海爷,张主任来看您了!”章兴勇凑近老人耳边大声说道。

老人喉咙里发出模糊的“嗬嗬”声,眼皮微微动了动,终究没能做出更多反应。

张大河心中叹息,知道这条路是彻底堵死了。他转向章大柱:“大柱哥,柳树弯村那边的情况怎么样?听说也有个老手艺人?”

章大柱擦了擦手,苦笑道:“张主任,您消息灵通。柳树弯村的老陶头,比我家老爷子还倔,守着那点手艺不放,可他上个月……人没了。他那些徒弟,早年就跑光了。现在柳树弯村,连个会拉坯的人估计都找不出了。”

“那……你们家呢?”张大河目光落在屋子角落一张简陋的木桌上,上面随意摆放着几个粗陶碗碟和一个敞口的陶罐,造型古朴但略显粗糙。“海爷没把手艺传给你们?”

章大柱脸上顿时显出尴尬,挠了挠头:“我……我年轻那会儿,心思野,觉得学这个没出息,不如出去打工,就没好好学。倒是我姐,”他指了指一旁沉默的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放弃 立即下载
目录
新书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