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弹簧(3/5)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再造汉明第26章 弹簧
万斤的。
刘云龙说道:“我不是郎中,也不开药铺。”
夏琳问道:“客官,那你要买这些东西干嘛?”
刘云龙道:“我可以做肥皂呀。”
夏林听后问道:“原来苏州城的肥皂是你造的?”
刘云龙说道:“嗯。从你们这里买是什么价?”
桑定华说道:“口碱每斤20文,芒硝每斤18文。”
桑定华报的价与平常店铺里的零卖价差不多,刘云龙买的量大,大有可压价余地。刘云龙和他们讨价还价后,口碱每斤17文、芒硝每斤15文。桑定华答应送货上门。
几天后,刘云龙去工地看了看,土方回土都已完成,地面比周边的稻田高出7寸左右(即20厘米左右),这样周边地里的水不会流到厂里来了。几栋房子已立了柱,正在安装横梁、桁条。
这个木匠作头带了30多个木匠过来,他知道东家也是木匠出身,是个行家,知府后花园改造工程用的都是东家画的图,因此干起活来可不敢偷懒。泥水匠也在砌墙,油漆匠正在对制作好的木料刷桐油。
父亲说估计10天后,办公楼可以上梁,准备明天去西园寺看看黄道吉日。
苏州城有名的佛教寺院有灵岩山寺、寒山寺、报国禅寺、西园寺。
灵岩山寺院位于木渎镇西的灵岩山上,东晋时所建。
寒山寺位于枫桥大运河边上,南北朝时所建,唐代诗人张继写的《夜泊枫桥》说的寒山寺就是这座寺院。
报国禅寺位于卧龙街南段的文庙的西侧,也即位于苏州府学的西南侧,宋代所建。
历史上,报国禅寺在清末被江苏巡抚没收,改为“植圆”。后世位于苏州穿心街的报国禅寺是民国二年择地重建的。
西园寺是元代才开始兴建的,内有500罗汉堂,是中国四大罗汉堂之一,它位于苏州城西3里外的上塘河边上,西距枫桥的寒山寺4里不到。进入明代崇祯年代后,报国禅寺的茂林律大师主持西园寺,令西园寺的风头压过了寒山寺。
刘云龙早和父亲说过,以办公楼的上梁为抛梁正日。
刘云龙初步匡算了一下,所有工程还需要一个月才能结束,接下来就是组装机器、水车,试车。
试车必须在十二月份完成,这样可以保证春节后立即开业。
要试车,还得预先采购原料、招收工人。现在已有80多个原租地的村民愿意来应聘,还需要大量招人。
刘云龙拟定的招聘条件是,纺工会织布、织绸,维修工会简单维修织布机、织丝机,也准备招聘几个识字会算的管理人员。
吴门桥桥头每天就有很多工人等待坊主招工,这些人相当于后世的临时工。刘云龙设置了招聘条件后,就限制了大量不懂技术的人来应聘。
刘云龙趁空来到自己的铁铺,贝喜鲁向刘云龙汇报,后院的田买下来了,造房子的料已备好,马上就可以开工了。铁铺制作了5种规格的弹簧,梭子里的小规格弹簧和梭子头也做好了。
梭子里的小弹簧只要有弹力就行,关键是引纬机构的弹簧。
刘云龙用梭子分别测试了各种弹簧的弹跳力,二种规格因钢丝太细,弹力不足,只能将梭子弹出4尺以内,一种规格钢丝粗了点,弹跳力太大,竟然将梭子弹出10尺,另二种规格能将梭子弹出7-8尺,刘云龙从中选了一种,让贝喜鲁安排大量制作。
刚刚进入十一月,天气就冷了,寒风吹在脸上都感到刺骨。刘云龙在后世的十一月只要穿一件毛衣就够了,可现在都要穿棉袄了。他是真正感受到了“小冰河期”的寒冷。
明代苏州地区御寒的衣服大多是棉衣、棉裤、棉帽、棉鞋,也有穿皮装的,主要是羊皮袄、狗皮袄,大户人家还会穿狼皮袄、虎皮袄、貂皮袄。
刘云龙心想,这个小冰河期的天确实冷,下雪后会不会更冷?于是,就去阊门买了5件狐皮大衣、5条围领,给爸爸、妈妈买的是紫貂皮围领,貂毛黑而发光,给妹妹买的是银鼠皮围领,毛白如雪,余下的2条围领是海狸皮、水獭皮,也属于高档货,是他和弟弟的。
貂皮分为三等,以丰厚纯黑者为上,称为“紫貂皮”,色黄者次之。
在后世因已能人工饲养水貂,你能在浙江海宁皮革城花个1万—1.5万元就能买到一件品级蛮好的貂皮大衣了。可大明的貂皮主要来自于北方蒙古、后金。自后金反叛,又收服了喀尔喀蒙古后,大明的貂皮几乎断了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