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弹簧(2/5)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再造汉明第26章 弹簧
“嗯。”
“那我去找他谈谈。”贝喜鲁接着问刘云龙:“这几天铁铺根据你的图纸,制作了大批与细线机不一样规格的轴承,又没人来买,还要不要制作?”
刘云龙说道:“你们要继续制作,很快我们自己就要用了。”
说完,刘云龙拿出梭子样品和几张图纸,一张是引纬机构的弹簧图,一张是梭子弹簧图、一张是梭子头图,让他们试着制作。
织布时,纬线绕在梭芯(苏州人将纡子称为梭芯)上,再装上梭子,梭芯靠装在梭子一头里的弹簧顶紧,防止梭芯脱落。换梭芯时,用力将梭子里的弹簧压下,梭芯就取出来了。织布时,当梭子从一端被弹簧弹出后,沿着梭道飞到另一边,另一端的引纬机构将梭子抱住,并压紧弹簧,当杼板完成筘击,棕架换位后,这端引纬机构放松弹簧,将梭子沿着梭道弹回到另一端。
贝喜鲁和铁匠们都没见过弹簧。刘云龙告诉他们,前一阵子制作轴承时,你们制作过细钢丝。在钢丝烧红时,撒上一些硼砂。然后,你们可以试着用几种不同直径的钢丝,卷在铁棒上,再回火来消除弹簧卷绕时产生的内应力。
贝喜鲁问什么是内应力?
刘云龙一时也和他解释不清“内应力”的含义,只得简单告诉铁匠们,钢丝被强硬卷绕在铁棒上时,钢丝内部就产生了抵抗卷绕的力,这个力就是内应力,必须通过回火来消除。
铁匠们似懂非懂地点点头,表示理解了。
他指着手里的梭子对铁匠们说道,这个梭子的两头是空的,让你们制作的尖尖小铁件,就是这个梭子的头。然后他打开合拢的梭子,指着里面一个空腔,说道,这里要放另一种弹簧。你们要想办法把弹簧、梭子头装进去。等你们制作好弹簧、梭子头后,我再来指导你们。
事情关照完毕,刘云龙看看太阳还没落山,就来到了上塘街的一家铁铺里,拿出水车水斗的图纸,让铁铺制作。
水斗有大小二种,大水斗用于提水,小水斗用于驱动织机、纺机的长轴。
定制水斗后,又在一家木匠铺里预定了20台风车。
在农村,稻、麦、油菜籽等收割、晒干后,要用风车把杂草、秕谷等吹尽,因此风车很普及,至今在部分农村地区还能看到风车的影子。
他让木匠铺把用于稻谷、麦子进出的口子全封掉,只留风口就行。这个风车是将来用于车间内排风的,纺棉纱、织棉布时,厂房内会有棉絮漂浮,这些漂浮的棉絮积累到一定浓度,遇火星就会爆炸,所以必须有排风设备。
次日,刘云龙来到山塘街的全晋会馆,这是山西商人在苏州成立的商会。
明代由于苏州工商业发达,全国各地的商人一般都按地域分布在苏州成立行帮、商会,广东商人的岭南商会、嘉应会馆,福建商人的三山商会,陕西商人的陕西会馆,浙江杭州、金华商人的钱江会馆、金华会馆,安徽徽州商人的徽商会馆等,这些会馆大多集中在阊门外,枣市街也有一些会馆,如广东梅州商人的嘉应会馆。
昨天听弟弟说碱已涨价,即使按目前日产1000块肥皂的产量,一年下来成本就要增加1500两银子,为降低成本,刘云龙决定明年不再大量零买碱,而是大量批发,因此他来全晋会馆准备预定一些碱。
全晋会馆里有几个商人在喝着茶,聊着天。有一个叫桑定华的商人看到刘云龙进来,忙问道:“客官,你有事吗?”
刘云龙说道:“我想买一些口碱、芒硝,”
在中国古代芒硝主要用于中药。
北方人将天然的食用碱称为口碱。山西运城、宁夏海原、陕西的高台和民勤(高台、民勤在后世属甘肃)都有盐湖,每到冬季随着气温的下降,湖内的盐水就结晶,当地人按其成分粗加工后,就成为食用碱和芒硝。现在已进入冬天,正好可预订食用碱和芒硝。
在青海、新疆、西藏也有大量的盐湖,但这几个地方已脱离了大明的管治。
后世在南方的江西漳州、四川遂宁、广东佛山建的三个“死海”旅游景区都是人造的,是利用地下丰富的古盐湖建造的。
和桑定华一起聊天的商人叫夏林,他听后,走了过来问道:“你要多少?”
刘云龙说道:“我想要20万斤口碱、20万斤芒硝。”
桑定华问道:“客官,你是郎中还是药铺掌柜?”
他认为刘云龙不是郎中就是开药铺的,可从来没遇到过有哪个郎中或药铺一开口就要几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