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小说 > 煮酒笺花,人归何处:李清照传 > 04/寂寞心事谁知

04/寂寞心事谁知(1/2)

目录
好书推荐: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煮酒笺花,人归何处:李清照传04/寂寞心事谁知

当年杭州城的一个角落里有一座静谧的院落,院中种满南方常见的芭蕉树,一条小径没在绿荫之中直通居室,那便是李清照晚年生活的地方。小院里除了极少数的几个亲朋好友常常光顾,大部分时间都很安静。陪伴老年李清照的,便只有那满庭的芭蕉树。

江南夏季,酷热亦多雨。满院高大的芭蕉树,给小院带来满地浓荫,也带来丝丝生机与凉意。炎炎酷暑中,李清照手捧书卷坐在绿窗纱下,一抬头,就能望见窗外的芭蕉叶子,它们一会儿舒展,一会儿卷曲。阳光下的芭蕉不知愁,叶叶心心,都透出一种说不出的清凉与恬适。

芭蕉却不能遇上雨,尤其是一场从黑到明的夜雨。李清照最怕那样的漫漫雨夜,世界静寂得似乎只剩下雨打芭蕉声,一点点,一滴滴,声音由弱到强,再由强渐弱,时紧时慢,敲击着人的耳膜与心扉。静静地卧在睡榻上,她的心又开始被那种叫作思念的小虫噬咬。李清照老了,个人的爱恨悲欢对她来说已慢慢失去了曾经的杀伤力。可她越老,对于北方家园的思念就越浓烈,路漫漫,那条通往故乡的路太远太长,她不知自己在有生之年,还能否踏上那条回乡的路。

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余情。

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点滴霖霪,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

——《添字采桑子》

满腔的思乡情,满眼的思乡泪,又能说给谁听?唯有说给词,说给满院的芭蕉树。

从绍兴五年

底,李清照自金华返回临安,一直到绍兴二十六年(1156年)左右她去世,二十余年的时间,她再没离开过临安这座城,也没有离开这座芭蕉小院。

那二十多年,李清照的个人生活基本稳定,外界的风雨却不曾停息——有来自文坛的,关乎李清照家族与个人的名声;有来自朝廷的,是南宋与金人之间且战且和的风云变幻。

九百多年后,李清照是今人眼里光彩耀目的千古才女;在她生活的那个时代,在很多文人士子的眼里,她却是一个女中异类。她还在那个世上活着,他们便纷纷为她作评立传,其间当然是褒贬不一,有扬有抑。

绍兴八年,李清照五十五岁,三月,张掞为清照父李格非《洛阳名园记》作序,序中述李清照上诗救父的事:

女适赵相挺之子,亦能诗,上赵相救其父云:“何况人间父子情。”识者哀之。

绍兴十年(1140年),李清照五十七岁,朱弁作《风月堂诗话》成,卷上记:

李清照,赵明诚妻,李格非女也。善属文,于诗尤工。晁无咎多对士大夫称之。如“诗情如夜鹊,三绕未能安”“少陵也自可怜人,更待来年试春草”之句,颇脍炙人口。

朱弁于建炎元年奉使至金,羁留十余年得归,《风月堂诗话》作于在金时,故知书中所记的李清照的两句诗当作于建炎元年之前。

绍兴十一年(1141年),李清照五十八岁,是年五月,谢伋的《四六谈塵》作成,卷一记有李清照的《祭赵明诚文》断句:

令人李,号易安。其《祭湖州文》曰:“白日正中,叹庞翁之机捷;坚城自堕,怜杞妇之悲深。”妇人四六之工者。

绍兴十三年(1146年),李清照六十三岁,正月,曾慥的《乐府雅词》作成,卷上收录清照词二十三首。

绍兴十八年,李清照六十五岁,八月,胡仔为《苕溪渔隐丛话》前集作序,该书前集卷六十载清照再适张汝舟之事:

易安再适张汝舟,未几反目,有启事与綦处厚云:“猥以又桑榆之晚景,配兹驵侩之下材”,传者无不笑之。

绍兴十九年,李清照六十六岁,三月,王灼的《碧鸡漫志》作成,该书卷二记清照再嫁之事:

易安居士,京东路提刑李格非文叔之女,建康守赵明诚之妻。……赵死后,再嫁某氏,讼而离之。晚节流荡无依。

绍兴二十一年(1151年),李清照****,晁公武《昭德先生郡斋读书志》卷四下《李易安集》十二卷载:

右皇朝李氏,格非之女,先嫁赵诚之。……然无检操,晚节流落江湖间以卒。

流传下来的这些史料,对李清照来说可谓喜忧参半,有人盛赞她的诗词文章,细心替她记录编纂,亦有人盯着她改嫁离异大做文章。彼时,李清照就在临安城的那座小院里,这种种声音,隔不了多久就会传到她的耳朵里去。在这件事上,李清照原本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放弃 立即下载
目录
新书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