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再婚离异风波起(2/2)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煮酒笺花,人归何处:李清照传03/再婚离异风波起
山之竹,岂能穷多口之谈;惟智者之言,可以止无根之谤。高鹏尺鷃,本异升沉;火鼠冰蚕,难同嗜好。达人共悉,童子皆知。愿赐品题,与加湔洗。誓当布衣蔬食,温故知新。再见江山,依旧一瓶一钵;重归畎亩,更须三沐三薰。*在葭莩,敢兹尘渎。
信中李清照先以凄楚的笔触自陈其遭遇的悲凉与不幸,重病缠身,身边唯弱弟与应门老兵,凄苦之际又遇恶人作祟,无异于雪上加霜。对张汝舟以“如簧之说”“似锦之言”骗婚的经历,李清照亦直言不讳,当然更有她于仓皇中“因成告次”以至酿成“忍以桑榆之晚节,配兹驵侩之下才”的终身之憾。对张汝舟婚后丑恶嘴脸的揭露,对她所受的非人待遇的描述,可谓字字血泪,“可念刘伶之肋,难胜石勒之拳”“局天扣地,敢效谈娘之善诉”。张汝舟不但对李清照如此恶劣相待,在官场上也是劣迹斑
斑,他利用监军审计司的职权,假造名册、虚报冒领、侵吞公款。对于这样一个男人,李清照诉告后,依然要被投入大牢。从李清照的这场遭遇中亦不难看出,当时社会所强加给妇女们的不幸命运。李清照是当时名震朝野的大才女,又是赵明诚的遗孀,得到的待遇尚且如此,寻常妇女的命运就可想而知了。
在列举了种种难以言尽的身心之苦后,清照转而写出对綦崇礼救助她于危难中的无限感激之情。那一场再婚、离异的风波,闹得沸沸扬扬,李清照除了要面对那场官司给她带来的一系列麻烦,还要忍受世人的讥笑。纵使她有再大的冲破封建礼教束缚、追求自由的勇气,那件事在她看来,依旧是失节丢脸之事,她觉得自己真的再也无颜立于士林了。可她又不甘,便越发希望綦崇礼能“以智者之言”来替她“止无根之谤”,洗雪她的罪名。而她自己,则唯愿布衣粗食,静心潜修,终老于畎田之间。
从绍兴二年夏,张汝舟出现在李清照的生活里,到这年九月结束官司李清照出狱,不过百日,却成了李清照生命中永远无法抹去的重重一笔,竟在李清照研究史上留下一桩众说纷纭的公案。大家围绕的话题今天听来却有点让人匪夷所思:李清照到底有没有改嫁?
在李清照生活的宋代,并没有人怀疑她改嫁这件事的真实性。胡仔是李清照的同时代人,绍兴十八年(1148年),他作于湖州的《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六十中载:
易安再适张汝舟,未几反目,有启事与綦处厚云:“猥以桑榆之晚景,配兹驵侩之下材。”传者无不笑之。
成书于绍兴十九年(1149年)的《碧鸡漫志》,作者王灼亦与李清照生活在同一时代,对李清照再嫁之举,他更是直言其“晚节流荡无依”。但到了数百年
后的明清时代,有学者则把这个事实全盘推翻否定,他们言那些记载全是对李清照的诬蔑,有了大批为李清照起而辩诬、替她洗涮“清白”的人,在他们看来,像清照那样品行高洁的才女决不会做出这等龌龊之事来。李清照的《投翰林学士綦崇礼启》原本是一份最直接、最宝贵的再嫁证明,竟有人说这是别有用心的人伪造的。这样的辩诬,在今天的我看来,与直言她晚年再嫁失节同样可恶,它暴露的同样是一张赤裸裸的封建卫道士的嘴脸。
宋时女性改嫁再嫁,就这样罪不可赦,天下难容吗?事实绝非如此。宋代理学兴盛,对妇女们的桎梏也越来越重,但跟明清时代相比,那份束缚还远没有那么酷烈。曾身居相位的王安石,儿子王雱患有精神疾病,婚后常常对其妻庞氏大加斥击殴骂,吓死了襁褓中的幼子。王安石同情儿媳妇的遭遇,亲自为其择婿改嫁,在当时曾传为美谈。就连首倡“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的理学大家程颐,也曾亲自为外甥女操办改嫁事宜。宋代很多名臣的母亲也有再嫁历史,年老后却深得儿子的爱戴。范仲淹就是一名遗腹子,母亲后来带着他再嫁到朱家,他从不掩饰自己的身世,做官之后对朱姓子弟非常好。
改嫁之事,为何到了李清照这里就掀起如此巨大的波澜?可能是因为李清照这颗巨星太过耀眼,她的一言一行特别引人注目。在很多时人的眼里,她的种种行为都已属标新立异,根本不符合人们对一名大家闺秀的要求。而在后世明清许多学者文人的眼里,她又太过高洁,就如一块通体透明的白玉,不可有半点瑕疵。这种“爱”,对李清照来说,其实仍然是站在封建卫道士的立场,是缺少人性的苛求。
李清照,她不是神,而是一个有血有肉,有着七情六欲的人啊。
(本章完)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