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病中再嫁遇非人(1/2)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煮酒笺花,人归何处:李清照传02/病中再嫁遇非人
绍兴二年春天,李清照随小弟李迒来到杭州,暂时在杭州安定下来。一场大病,竟然一直绵延到这一年的夏天,不见好转,倒有越来越重之势。
这一年,清照已经四十九岁,马上就步入知天命之年了。
病中的李清照曾写下一首《春残》以寄予无处安放的乡思乡情。春残了,接下来会是草木葳蕤的夏,李清照却等不来她人生的盛夏了,那凋残的美好光阴永不再回转。东京汴梁,有竹堂庭院里,她亲手栽种的那株红梅可还在?她却似一棵根腐叶败的老树,就要倒在这草木葱茏的盛夏时节。太多的风霜雨雪来摧残,再坚强的心灵也被它们侵凌得千疮百孔。也好,她不用再漂泊,也不用再担惊受怕,她可以去与赵明诚相聚且永不再分离。昏昏沉沉地躺在病榻之上,一段段往昔岁月,时而清晰时而模糊,从记忆的深处飘来又散去,李清照的心倒渐渐安了、静了,她只在等待最后那一个时刻。
李清照病时,家里除了一位看门护院的下人老兵,再就是她的小弟李迒。李迒看着病榻之上被折磨得不成样子的老姐姐,除了殷勤地为姐姐端汤送药极尽呵护之外,也只能躲到一边暗自垂泪。这对年纪相隔七八岁的姐弟,虽非一母同胞,但自小感情深厚。姐姐一路走来所受的种种折磨苦难,李迒多看在眼里,疼在心里。现在,她老了,身边除了他这个亲人,再无其他人相伴。他原本是想让姐姐在这里安心颐养天年的,可才安顿下来,她又病成这样。这一次,他也怕姐姐撑不
过去这个坎儿了,棺木都已准备好。
就在那样的情形之下,居然还有人登门向姐姐提亲,这大概是李迒做梦都不曾想到的。当说媒人站在李迒面前,向他絮絮叨叨说着自己的来意时,李清照正在病榻上沉沉地睡着,李迒却被来人彻底地惊到了。一位四十九岁的老妇人,虽然是名震大宋词坛的大才女,但如今她人老色衰又病入膏肓,哪里还有半点资本得到一个男人的爱情。可那人说得情真意切,又让他无法怀疑对方的诚意。那人说,男方仰慕易安居士的才情人品已久,更同情她的遭遇,知道她现在在杭州孤苦无依,更知她病得极厉害,才特意挑这个时候来向她提亲。这桩婚事若是成了,说不定李清照的病就好了,就算是冲喜了;即便好不了,男方也愿意在她的病榻前照顾她。那样的理由确实够动人、够充分,由不得李迒不信服。然而,那毕竟是姐姐的终身大事,李迒也不能轻易替姐姐做主,对方的人品如何,他一定要替姐姐好好打听一下。
当听来人说出男方的名字时,李迒的眼睛一下子就亮了。
张汝舟,他还在东京太学时就已听闻过这个大名。彼时的张汝舟是一名言官,他直言敢谏,对改良吏治多有裨补,其言曾多为皇帝所采纳,当时就在汴京传为美谈。建炎三年底,张汝舟为明州知府,皇帝驾临时,他接待简省,粗能给足而已,与当时台州守臣的不吝扰民、丰盛接驾恰成鲜明的对比,曾给李迒留下极深极好的印象。这样一个人,与姐夫赵明诚倒也
是不相上下,若姐姐的后半生托付给他,倒也是她的福分。
李迒就这样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病榻上的李清照,彼时的李清照,病得魂魄几乎都已荡去,哪里还能分得出一个是一个非来,她由着弟弟李迒来安排。
这年夏天,张汝舟走进了李清照的生活。直到此时,李迒还不知道,他错误的判断,把姐姐送进了一个更深更大的火坑里。
命运何其残酷啊,在这样的生死关头,它竟然与清照开起这样的玩笑。张汝舟,浙江归安人,北宋徽宗崇宁二年进士,早年曾为池阳军中小吏,绍兴元年,官右承务郎、监诸军审计司官吏。当年李清照和赵明诚夫妇共藏文物的事迹他早有耳闻。这一次,他得知李清照来杭州且已病入膏肓,就打起自己的如意小算盘——娶李清照为妻,那大宗的文物从此就会非他莫属。
就这样,一个心怀鬼胎百般哄骗,一个病体沉沉身不由己,再加上李迒被蒙哄,两个完全不在一个频道上的人,硬生生被凑到一起,造就了一段让人啼笑皆非的孽缘。绍兴二年夏天,缠绵病榻数月的李清照,再一次披上了大红的嫁衣,被抬进了她和张汝舟的洞房。那时,她的神志尚一片模糊,根本不知道命运带着她走向哪里,更听不到满城市井文人不屑的嗤笑声。
她只是每日昏睡不醒。
和李清照初婚的那段日子,张汝舟也曾对她百般地呵护与照顾。他为她请医熬药,日夜守护在她的病榻前,他甚至找来李清照的诗词文章,端坐床前一遍又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