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玉壶颁金”,越州失窃(1/2)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煮酒笺花,人归何处:李清照传05/“玉壶颁金”,越州失窃
对那样昏庸无能的帝王与朝廷,李清照曾不止一次地在诗词中对他们进行大胆辛辣的讽刺,她又为何携带着她的那些文物转陆路、换水路,一路历尽艰辛地追着他们跑?金兵的剑戟直指高宗皇帝,他连自己的命都不保,会有余心余力来替李清照照顾这批文物吗?
这里面确实是事出有因,李清照那样一路追随原是有着不得已的苦衷,这件事还要从赵明诚去世之前说起。
就在赵明诚病重之时,有一个叫张飞卿的学士曾带着一把玉壶前来求见赵明诚,让他鉴别玉壶的真伪。那把玉壶,其实并非真实的玉石材料,而是一种看上去与玉极为相似的石头“珉”制作的。赵明诚大约当时也瞧出张飞卿不地道,对那把所谓的玉壶不置可否地应付过去,那人带着那把壶匆匆走了,不久之后,听说他把“玉壶”献给了金人。
赵明诚去世,李清照还没从悲伤中回过神来,正对自己的前途一片茫然之时,突闻朝野之间一片流言四起,有人竟说赵明诚将家藏的美玉献给了金人。流言越传越真,也越传越让李清照担忧害怕。不管当时的皇上如何狼狈逃窜,在举国上下对金人一片痛恨之际,暗中与金人结交,送礼物给金人,自是通敌叛国的大罪。更
有甚者,说有人已经在暗中向上检举弹劾。朝廷一旦认定了那样的事实,对赵明诚身后的声誉,对李清照今后的生活,影响都不可估量。
那些天,李清照一直活在恐惧与忧虑之中,她不敢站出来表白,又不甘心就这样平白地被诬陷。也正是在那样的心情之下,李清照才把家中文物一部分运往洪州去投奔赵明诚的妹夫,自己则改变方向携带着一批名贵器物,如此执着地追着逃跑的朝廷走。她要追到皇帝的驻跸之地,把这些都无私地奉献给朝廷,以向朝廷表白心迹,并洗去赵明诚所受的不白之冤。
李清照一路追赶,到越州时,已是建炎三年十一月底,皇上早在十一月二十五由越州转往明州(今浙江省宁波市),清照再一次扑空。这些名贵器物,李清照不敢放在身边,就与手抄本一起寄存在了剡州(今浙江省嵊州县)。哪料后来当地兵卒叛乱,官军平定叛乱之时,把这些铜器与写本全部拿走了。后来听说那些东西全部到了一个李姓将军家里,再之后李将军故去,那批文物也就此下落不明。李清照舍命带在身边保存下来的东西,无疑又去掉了十分之五六,现在剩下的只有一些不甚值钱的书画砚墨。当年满满当当十五车,如今只
剩下区区五六筐,李清照再不舍得把它们放在别处,就藏在自己的卧榻之下,亲自保管。
在越州时,又发生了一件让李清照极为伤心的事。到越州后,她借居在当地一家姓金的人家。某天夜里,李清照精心藏在床下的五筐书画被人挖开墙壁偷走了,她伤心至极,立即重金悬赏赎买被盗走的字画。让人好生奇怪的是,过了两天,隔壁一个名为钟复皓的邻居便拿来十八轴画卷,请求赏金。一切不言自明,清照苦苦寻找的贼人就在近前。她的身边出现了内贼,内贼勾结同伴一明一暗、一唱一和导演了这场盗窃文物的戏,竟然还能厚着脸皮前来求赏。可纵然心里再明白,手上没有确凿的证据,李清照也奈何不了钟复皓,她只能央求他把其余字画的下落说出来,她愿意给他一笔丰厚的赏金。可能钟复皓有所察觉,他没再向清照透露半点其他字画的去向。直到数年之后,清照才辗转得知,那批字画被一著名书法家——时任福建路转运判官的吴说以极其低廉的价格买去了。这已是后话。
“所谓岿然独存者,乃十去其七八。所有一二残零不成部帙书册,三数种平平书帙,犹复爱惜如护头目,何愚也耶。”在《〈金石录〉后序》中,李清
照亦觉得自己当年的行为何其愚蠢。其实,她哪里又是真的悔,而是一份心痛与无奈。那些被她看得比生命还重的文物,在战火中被烧,在颠沛流离中被抢、被盗,那些凝聚着她和赵明诚无数心血的收藏,终究还是一件又一件地失去,最终留给她的只是一点残册断卷。这倒也不难理解,正是倾巢之下焉有完卵,当时连朝中皇帝及大臣们都有一种朝不保夕的感觉,为了活命东躲西藏,一路躲避着金人的追杀,江山都处在破碎边缘,何况一区区弱女子身边的那点文物?李清照如此舍命之举,只能用一个字来解释吧,那便是爱,是她对赵明诚至死不渝的爱。
今天的读者再来重温李清照当年的那份经历,只能从一串长长的地名里大体连缀起她当年奔波的路线。地图上,曲曲折折一条线,由西到东,由北向南,看不出山,看不到水,看不到风雨交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