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小说 > 煮酒笺花,人归何处:李清照传 > 05/雨过天晴共整金石

05/雨过天晴共整金石(2/2)

目录
好书推荐: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煮酒笺花,人归何处:李清照传05/雨过天晴共整金石

24年),赵明诚由莱州移知淄州。这一年,清照已经是一位四十一岁的中年妇人。

淄州,即今天的山东省淄博市,隋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置,唐代其辖区几乎囊括山东省全境,再加上今河南、安徽的一部分地区。赵明诚所守的淄州,指古邑临

淄,大约相当于今山东淄博东北一带。“击鼓吹竽七百年,临淄城阙尚依然。如今只有耕耘者,曾得当时九府钱。”这是清照父亲李格非曾写下的一首怀古诗,记录的是淄州历史上的繁华。当年李格非途经古城临淄时,那座七百余年的古老城市已经只余下巍峨的城阙,依稀诉说着当年的繁华。等明诚去淄州任职之时,那里是一个遍地文物古迹的古城。这对有着金石之好的他来说,可谓得天独厚的条件。

来淄州之后的赵明诚,在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之余,更加沉溺于金石整理之乐中。四十多岁,应该是一个男人人生的黄金时期,无论事业还是情感,都更加稳定成熟。在那一段时间里,赵明诚不但恢复了一个好丈夫的形象,在当地老百姓的心中,他也是一个勤政爱民的好官,被乡人称为“有素心之馨”。“素心人”语出陶潜《移居》诗:“闻多素心人,乐与数晨夕。”一个封建时代的官吏能做到与民友好为邻,亦足可证赵明诚的人品之境界。对李清照,他更是恩爱有加,亲切地称她为“细君”。

也许正是赵明诚的礼贤下士,感动了当地百姓。白居易所书的《楞严经》和平陆戈等宝物,原为民间所藏,后来他们拱手送与赵明诚。关于赵明诚获得白氏书的始末,缪荃荪在《云自在龛随笔·卷二》中曾有详细记载:

唐白居易书《楞严经》一百幅,三百九十七行,唐笺楷书,系第九卷后半卷。赵明诚跋云:“淄川邢氏之村,丘地平弥,水林晶淯,墙麓硗确布错,疑有隐君子居焉。问之,兹一村皆邢姓,而邢君有嘉,故潭长,好礼,遂造其庐,院中

繁花正发。主人出接,不厌余为兹州守,而重余有素心之馨也。夏首后相经过,遂出乐天所书《楞严经》相示。因上马疾驱归,与细君共赏。时已二鼓下矣,酒渴甚,烹小龙团,相对展玩,狂喜不支。两见烛跋,犹不欲寐,便下笔为之记。赵明诚。”前后有绍兴玺,末幅止角上半印,存“御府”二字。后有“宝庆改元花朝后三日重装于宝易楼,逊志题。”此册想见赵德夫夫妇相赏之乐。

关于邢氏人家赠赵明诚的这部白书之真伪,后世多存争议,但赵明诚在书上的题跋有史料可据。这一段题跋中,赵明诚的文采、人品都可见一斑,他与当地老百姓甚是融洽,而写他得宝书上马疾归,回家与李清照灯下共赏的一段,更是传神。时已下二鼓,烹煮一壶小龙团茶,“相对展玩,狂喜不支”俨然是归来堂夫妻二人共话金石书画的再现。

那是两人走过中年的情感危机之后,难得的一段平静幸福的时光。

在李清照的协助下,赵明诚的《金石录》也已越发完善。在此期间,他们亦得到了郑羲上下碑,由李邕撰稿并书写的《唐淄州开元寺碑》,白居易所书的《楞严经》,平陆戈等很多稀世珍品。

只是,人在乱世,哪里会有永久的祥和与平安。就在李清照、赵明诚重温旧日之好,埋头于金石事业,享受着那份难得的清静与安逸之时,北宋王朝的上空已吹起亡国的凄凉号角。

宣和七年(1125年),金兵大举南侵,徽宗匆忙中**于太子赵桓,自己则忙于逃命去了。

国将不存,家又何在?国难面前,李清照的人生不得不再次拐上一条荆棘密布的曲折小道。

(本章完)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放弃 立即下载
目录
新书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