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雨过天晴共整金石(1/2)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煮酒笺花,人归何处:李清照传05/雨过天晴共整金石
再漫长的黑夜也会等来黎明的曙光,再凄冷的雨季终会等来太阳的笑脸。对于李清照、赵明诚夫妇来说,赵明诚重返官场任莱州知事的初期阶段,当是他们一生中所遇的最大的一次情感危机。
李清照面对这样一次情感危机所采取的态度,却再一次印证了她的不凡与睿智。伤痛之中,她虽也曾如旧时很多怨妇那样,以泪洗面,借酒浇愁,但哭过愁过之后,她还是擦干眼泪,积极勇敢地面对现实,她要挽救自己的婚姻与爱情于水火之中。她相信那份历经重重风雨的感情,不会轻易解体,她也相信赵明诚不是那种薄情浪子,她更相信自己有能力把眼前的难关慢慢渡过去。
面对男人的背叛与伤害,女人们的反应有强有弱,烈者如唐时名相房玄龄的夫人,为反对丈夫纳妾,不计生死将唐太宗御赐的一杯“毒酒”一饮而尽。房夫人算幸运的,因那杯“毒酒”不过是皇上试探她的一杯醋。女人对爱情强烈的占有欲,可以让她们不顾生死。然而封建时代,男人三妻四妾乃寻常事,更多的女人,纵然心中有千般痛与怨,也只能选择饮泪吞声。时隔千百年后,清人沈复笔下的芸娘,竟然为没能给丈夫娶回一个如意小妾抑郁而亡,芸娘就成了后世多少男人心目中的女神——那般善解人意,那般通情达理。在我看来,那却是一位不食人间烟火的女神,她的所作所为,完全违背了一位红尘女子的性情天性。
在有关李清照与赵明诚的戏曲、电影作品中,也有把李清照与赵明诚的形象无端拔高的。在那些作品中,李清照与后世的芸娘一样,因自己不能为赵家传宗接代
而内疚自责,她甚至曾主动张罗着要把自己的贴身侍女嫁与赵明诚为妾,却被赵明诚严词拒绝。戏里的故事,也不过是旁人依据世俗道德所做的推测,如果当年的李清照真的如此想得开,在面对赵明诚身边的“新人”之时,她就不会那般痛彻心扉。如果赵明诚对李清照真的如戏里那般痴情,他又哪里会一而再再而三地惹得清照提笔写下那一首首伤心欲绝的婉约词?
庸常的生活滋养不出伟大的诗人,动人心魄的文学作品从来都是出现在人生的悲喜两端,而痛苦对一个人诗情的激发尤其不可想象。李清照的婚姻陷入危机,她也再次陷入一片迷茫与苦痛。那一切,却给她的诗词创作带来机遇,尤其她的词创作,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巅峰:《凤凰台上忆**》《蝶恋花》《声声慢》……那些带着她的切肤之痛、血泪痴缠的词作,从她的笔底连篇涌出,又到了夫君赵明诚的书案上。那是她为自己的痛苦所寻的一方出口,是她心路历程的真实写照,也是她对自己婚姻的一次积极挽救,是对赵明诚最深情婉转的表白。她既不会像喝“毒酒”的房夫人那样刚烈,也不可能像后世的芸娘那般大度,她选择以柔克刚,以情以真来打动她的爱人。
爱情世界,他们是彼此的唯一。人生路上,他可以偶尔溜神,贪恋一下路边的花花草草,最终与他共白首的,却只能是她一个。
赵明诚原本就是一个惜才爱才的人,也绝非寻常的王孙浪子。经历了对平淡婚姻的厌倦、重返官场的种种诱惑之后,再读到李清照这些直抵人心的诗词,如烟往事,款款而来,赵明诚的心慢慢复
苏回暖了,又回到他的金石事业上来,自然也回到李清照的身边来。
静治堂,是李清照和赵明诚在东莱时书斋的名字。经历了最初对李清照的冷落之后,他们的感情又慢慢回温,赵明诚把李清照从那间陋室接回自己的居所,自己也从声色犬马之乐中回过头来,重返书斋,开始继续整理他的《金石录》。
正所谓浪子回头金不换,那一时期的赵明诚又变成了先前那位兢兢业业的金石文物专家。看他有多么敬业,在莱州静治堂中,他把整理好的书卷装订成册,插以芸签,束以缥带,每十卷作一帙。每天晚上属吏散了,他回到静治堂仍不得休息,要校勘两卷,题跋一卷。在那两千卷中,有题跋的就有五百零二卷,全是赵明诚与李清照夫妇二人的心血之作。
共同的事业追求,让东莱的静治堂再度变成青州的归来堂。
“因忆侯在东莱静治堂,装卷初就,芸签缥带,束十卷作一帙。每日晚吏散,辄校勘二卷,跋题一卷。此二千卷,有题跋者五百二卷耳。今手泽如新,而墓木已拱,悲夫!”只可惜,那样的幸福时光终究还是太短了,李清照写下这篇序言之时,赵明诚手迹如新,他墓前的树木已能两手合抱了。那是宋高宗绍兴四年(1134年),清照五十一岁,赵明诚已去世五年。
宣和六年(11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