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孟子 > 第50章

第50章(1/3)

目录
好书推荐: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孟子第50章

二十九今之章

孟子曰:“今之事君者,皆曰:‘我能为君辟土地,充府库①。’今之所谓良臣,古之所谓民贼②也。君不乡道③,不志于仁,而求富之,是富桀也。‘我能为君约与国④,战必克。’今之所谓良臣,古之所谓民贼也。君不乡道,不志于仁;而求为之强⑤战,是辅桀也。由今之道,无变今之俗,虽与之天下,不能一朝居也⑥。”

【注释】

①辟土地充府库:赵注:“辟土地,侵邻国也;充府库,重赋敛也。”“辟”,同劈。开拓也。“充”,满也。②民贼:残害良民之蝥贼。③乡道:“乡”,通向向。即向往于道也。④约与国:“约”,要结。“与国”,和好相与之国。今言“盟邦”。或“同盟国”。⑤强:有奋力为之义。⑥不能一朝居:赵注:“不能自安一朝之间居其位也。”朱注:“言必争夺而至于危亡也。”

【译文】

孟子说:“现在事奉国君的人,都说:‘我能替君开拓土地,充实府库。’这是现在所叫做良臣,古时却叫做民贼呢!国君心不向着道义,志不在施行仁政,还为他想法子求富足,这是等于替夏桀求富足呢!又说:‘我能替君联结盟国,打仗必定获胜。’这是现在所叫做良臣,古时却叫做民贼呢!国君心不向着道义,志不在施行仁政,还想法替他拚命打仗,真是帮助夏桀呢!照现在的做法。不能改变现在的恶劣风俗,就是把天下送给他,也不能有一天的太平啊!”三十白圭章

白圭①曰:“吾欲二十而取一②:何如?”孟子曰:“子之道,貉③道也。万室之国,一人陶④,则可乎?”曰:“不可,器不足用也。”曰:“夫貉,五谷不生,惟黍生之。无城郭宫室宗庙祭祀之礼,无诸侯币帛饔飧⑤,无百官有司⑥。故二十取一而足也。今居中国。去人伦,无君子。如之何其可也?陶以寡,且不可以为国,况无君子乎!欲轻之于尧舜之道者,大貉小貉也;欲重之于尧舜之道者,大桀小桀也。”

【注释】

①白圭:名丹,周人。②吾欲二十而取一:谓欲更税法,二十分取其一分。③貉:音陌。北方夷狄之国名。④陶:烧窑。⑤饔飧:熟食。朝曰饔,夕曰飧。⑥有司:官史。

【译文】

白圭说:“我要将税率,由二十分抽取一分,怎么样呢?”孟子说:“这种方法,是貉国的税法。譬如有一万户的国家,只有一个人烧制窑器,这可以吗?”白圭说:“不可以的。因为所烧窑器不够用。”孟子说:“夷狄貉国这地方,不能生长五谷,只有点黍生长着。没有城郭、宫室、宗庙、祭祀的礼制,没有诸侯往来送礼宴客诸应酬,也没有各级官吏的设置,所以赋税二十分抽取一分就够了。现居住中国,倘若抛弃各种的人伦礼节,不**吏的设置,那怎么可以呢?陶器,因烧窑的人少,尚且不够国人使用;何况没有各级官吏办事吗?所以要想减轻那尧舜所定什一的税率,就是大貉、小貉了。需要加重那尧舜所定什一的税率,也就是大桀、小桀了。”三十一丹之章

白圭①曰:“丹之治水②也愈③于禹。”孟子曰:“子过矣!禹之治水,水之道④也。是故禹以四海为壑⑤。今吾子以邻国为壑⑥。水逆行,谓之洚水⑦;洚水者,洪水也。仁人之所恶也。吾子过矣!”

【注释】

①白圭:魏昭王臣,名丹,字圭。②丹之治水:朱注:“当时诸侯有小水,白圭为之筑堤,壅而注之他国。”韩非喻老:“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故曰白圭之行堤也,塞其穴,是以白圭无水患。”③愈:胜也。犹言“超过”。④水之道:朱注:“顺水之

**。”正义谓:“水之道,犹言水之路。”⑤四海为壑:赵注:“禹除中国之害,以四海为沟壑,以受其害水,故后世赖之。”⑥邻国为壑:赵注:“今子除水,近注之邻国。触于洚水之名,仁人恶为之。”⑦洚水:水不遵道而行也。

【译文】

白圭说:“我治水,要超过夏禹。”孟子说:“你说错了。夏禹的治水,是顺水性的自然,所以夏禹把四海做聚水的坑谷。水倒着流灌,叫做洚水。洚水,就是泛滥的洪水,是仁人所最厌恶的。你说错了。”三十二君子章

孟子曰:“君子不亮①,恶乎执②?”

【注释】

①亮:同谅,信也。②恶乎执:赵注:“君子之道,舍信将安执之。”朱注:“言凡事苟且,无所执持也。”

【译文】

孟子说:“君子若是不诚信,又怎能把握住坚守不渝的信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放弃 立即下载
目录
新书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