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楚辞、千家诗、人间词话、诗品 > 第30章 千家诗14

第30章 千家诗14(3/8)

目录
好书推荐: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楚辞、千家诗、人间词话、诗品第30章 千家诗14

看,还看。却,与下句漫字相对。④白日:白天。⑤青春:山青水秀、

草木萌发的春天。⑥巴峡:今四川省重庆市以东的巴江之峡。巫

峡:长江三峡之一,在今四川省巫山县东。峡,读入声。⑦襄阳:今

属湖北省。洛阳:诗人自注。”余田园在东京。”东京,即洛阳。

【解说】

唐代宗广德元年(763)正月,官军先后收复洛阳、相州、

幽州等河南、河北地方,历时七年多的安史之乱终于平息。

杜甫因避川西兵乱,这时正流落在梓州(今四川省三台县),

当他听到收复的消息,欢喜若狂,便写下了这首千古名作。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听到官军胜利消息后的喜悦兴奋心

情,也是为国家、人民得以摆脱长期战乱而高兴。开篇点

题,\"剑外\"二字即包含着远客他乡的无限感慨。”忽传\"表

明消息来得突然,出人意料地快。见出消息大得人心,不胫

而走。”初闻\"句突出刹那间悲喜交集的复杂心理。颔联用

妻子儿女的无愁衬托自己的喜极忘情,以致乱卷诗书,手舞

足蹈。颈联从狂喜写到狂想,想到痛饮,以庆祝胜利;想到

还乡,趁着有春光作伴!他甚至连还乡的路线都设计好了,

这就是尾联所说的先走水路、然后再走旱路直奔洛阳的计

划,表现了迫不及待的心情。全诗热情奔放,淋漓痛快,所

以浦起龙说它是杜甫\"生平第一首快诗\"。王嗣奭说:“此诗

句句有喜跃意,一气流注,而曲折尽情,绝无妆点,愈朴愈

真,他人决不能道。”(仇兆鳌《杜诗详注》引《杜臆》)可以说

是准确地道出了本诗的艺术特色

。另外,本诗八句,却六句

做对,明自如话,也可见出杜甫工力。

登楼

杜甫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①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②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③,西山寇盗莫相侵④。

可怜后主还祠庙⑤,日暮聊为梁甫吟⑥。

【注释】

①万方:犹\"万邦\",指天下各地。②玉垒:山名,在灌县西。③这

句是说朝廷巩固如北极星之不可移易。此指广德元年吐蕃陷长安、

立广武主为帝,其后不久郭子仪复西京,代宗回京之事。④这句意

在警告吐蕃不得侵扰西山。按,广德元年十二月吐蕃陷松、维、保诸

州及云山薪筑二城,西川节度使高适不能救,故剑南、西川诸州也没

于吐蕃。西山:指岷山山脉。寇盗:指侵扰西山的吐蕃军队。⑤

此句意谓蜀后主虽昏庸门音弱,因得诸葛亮辅佐,今天仍有他的祠庙。

可怜:说明渺小、微不足道。后主祠庙在成都锦官门外刘备庙两侧。

⑥这句是说,傍晚时姑且吟唱诸葛亮所喜爱的《梁甫吟》曲。表现对

诸葛亮的怀念:《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亮躬耕陇亩,好为《梁

甫吟》。”

【解说】

唐代宗广德元年(763)十月,吐蕃陷长安,立广武王李

承弘为帝;代宗出走;郭子仪复西京,始回京。同年十二

月,吐蕃陷松、维、保三州。在这背景下,杜甫写了这首登高

抒怀之作。

首联写春日登楼,触景生情,引出\"万方多难\"的感伤,

为全诗奠定了悲壮情调。颔联写远眺,是寓情于景。说锦

江春色与天地俱来,玉垒山的浮云随古今而变幻,意境十分

壮阔,似乎把人事代谢、风景不殊的感慨全都蕴含在内。颈

联承\"万方多难\"来,咏眼前时事,又抒发感慨,庆幸西京的

收复,同时对吐蕃的侵扰提出警告。尾联绾到登楼,怀古抒

慨,由所见后主祠庙联想到辅佐后主的诸葛亮,字里行间流

露出深切的怀念之情,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怀抱。全诗

写景抒怀熔为一体,行文章法,曲折顿挫,是杜甫的名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放弃 立即下载
目录
新书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