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小说 > 大汉帝国在巴蜀 > 第 81 章

第 81 章(1/2)

目录
好书推荐: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大汉帝国在巴蜀第 81 章

之罪”。针对自己责任的部分,诸葛亮开诚心,布公道,“引咎责躬,布所失于天下”,意谓兵败乃一人之责,而非北伐事业的错误。他鼓励部下,“诸有忠虑于国,但勤攻吾之阙”。这原本就是诸葛亮一贯的作风。诸葛亮就任丞相后,即曾举徐庶、董和为例,向群下宣明“不疑于直言”。(《蜀书》董和传)

作为“训章明法”,诸葛亮戮马谡以谢众,斩将军张休、李盛,夺将军黄袭等兵;免向朗丞相长史之职,贬赵云为镇军将军。通过“减兵省将,明罚思过”,蜀军“厉兵讲武”,“戎士简练”。日后蜀军作战,再未出现崩溃的情形。虽然屡以粮尽退兵,但都能作有序的撤退,还以伏击挫败追兵。从陈仓撤军时,射杀魏将王双;从上邽撤军时,射杀魏将张郃;即使是在诸葛亮病逝于前线时,蜀军也未因危疑而慌乱,尚能上演一幕“死诸葛走生仲达”。蜀汉退军后,司马懿案行其营垒,见其规矩法度,感叹“天下奇才也!”日后,司马昭灭蜀,特地派陈勰去学蜀汉的兵法和兵制,“令勰受诸葛亮围阵用兵倚伏之法,又甲乙校标帜之制,勰悉闇练之。”(《晋书》卷二十四 职官)太康末,晋武帝司马炎曾出游射雉,至天黑始还,却迟迟难以整队。时陈勰以都水使者随行,晋武帝遂诏陈勰来整队。陈勰持白兽幡指挥,三下五去二便完成了整队。此事可为诸葛亮治兵作一注脚。后世如南宋陈亮称诸葛亮的军队为“节制之师”(《陈亮集》卷六 酌古论 中华书局1987年8月第1版),殆无溢美之处。

作为“考微劳,甄烈壮”,最典型的例子是王平。王平原不过为裨将,所领不过千人,在马谡兵败诸军溃散时,王平鸣鼓自持,坚嶷不动,退兵时还沿途收合诸营溃兵,安然退回汉中。诸葛亮对他“特见崇显,加拜参军,统五部兼当营事,进位讨寇将军,封亭侯。”王平从低级将校被诸葛亮擢拔为无当军的统领。延熙年间,王平北守汉中,与镇守东部的邓芝、镇守南部的马忠,成为蜀汉依重的三面支柱之一。

其实,这一年,死于秦岭谷道的还有诸葛亮的侄子诸葛乔。诸葛亮早年无子,所以将诸葛瑾的次子诸葛乔过继为子。诸葛亮传载,诸葛乔于建兴六年卒,年仅二十五岁。诸葛亮在给其兄的信中写道:“乔本当还成都,今诸将子弟皆得传运,思惟宜同荣辱。今使乔督五六百兵,与诸子弟传于谷中。”(《蜀书》诸葛亮传注引《诸葛亮集》)诸葛乔与其他诸将的子弟一样,督军转运粮草,应该是死于秦岭谷道。

只半年多点的时间,蜀汉北伐的旌旗便再次指向了关中。可知习凿齿所言“民忘其败”并非虚文。“民忘其败”的突出意义,不只在于让将士和吏民们从军事挫折中走出来,更在于它防止了由军事失败滋生政治疑虑。

建兴六年冬,诸葛亮又引兵出散关围陈仓,粮尽而退兵时,射杀魏将王双;建兴七年春,诸葛亮遣陈式率军攻武都、阴平,克定二郡。此役之后,诸葛亮复任丞相;建兴八年,诸葛亮遣吴壹、魏延率军入羌中,败魏将郭淮于阳谿。建兴九年,诸葛亮第二次大举出陇西。四年之内,诸葛亮出兵五次。诸葛亮表现出了一种愈挫愈奋的斗志。

诸葛亮第二次大举出陇西时,蜀魏两军在陇上的对峙,最终演变成粮草的比拚。蜀军以运粮不继而退兵。是后,诸葛亮沉潜三年,作充分的准备。三年之后,诸葛亮再次大举北伐,没想到在渭南陷入僵持。此为蜀魏两军对峙时间最长的一次。截至退兵为止,蜀军的粮草供给尚未成为问题。双方“相持百余日”,军事上的对峙遂演变成意志的比拚。

巍巍秦岭都没有使诸葛亮的意志屈服,司马懿自然不能使诸葛亮的意志屈服,日后,死去的诸葛亮都能吓退司马懿。但若是苍天的意志呢?

那年秋风起时,诸葛亮病倒了。

一天夜里,有人看到,一颗耀眼的流星划过长空,从东北飞向西南,堕落在诸葛亮的大营里,落下又腾起,腾起又落下,落下再腾起,腾起再落下。一次比一次微弱,第三次落下后,再也没有腾起。(《蜀书》诸葛亮传注引《晋阳秋》曰:“有星赤而芒角,自东北西南流,投于亮营,三投再还,往大还小。俄而亮卒。”)

三年前初冬的一天,有人看到,从江阳至江州,有鸟群从江南飞往江北,却怎么也飞不过长江,无数的鸟儿堕水而死。(《蜀书》后主传注引《汉晋春秋》曰:冬十月,江阳至江州有鸟从江南飞渡江北,不能达,堕水死者以千数。)

这两件事作为不祥的征兆,被录入《宋书》天文志和五行志。裴松之注《三国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放弃 立即下载
目录
新书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