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小说 > 大明:当面剧透,朱元璋破防了 > 第28章 密信

第28章 密信(1/3)

目录
好书推荐: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大明:当面剧透,朱元璋破防了第28章 密信

方易贤详尽阐述这一深奥的现代金融理念,举例论证,唯恐朱元璋等人不明。,8!6′k?a·n^s?h?u·.¨n-e*t+

然而讲解结束,众人仍面露难色,特别是朱棣、朱樉、汤和等人,一脸茫然。

太子朱标终发疑问:“既然他物亦可为一般等价物,为何千百年来,我华夏独以金银铜为货币?”

方易贤赞许地拍了拍朱标肩膀,解惑道:“要成为一般等价物,必须具备易衡量、易携带、易储存、易保值西要素。

金银铜等贵金属天生具备此西要素,故广受推崇。

他物多难以满足所有条件。”

他进一步说明,易衡量即易于分割,匹配各种价值;易保值即价值稳固;易携带与易储存顾名思义。

虽看似简单,却鲜有商品能同时满足。

布帛虽可为货币,却易损毁;咸盐便携,但溶于水且价格地域差异显著;香料、茶叶、贝壳等亦各有瑕疵。

即便是铜,因单位价值低,大额交易时不便携带。

唯有金银完美契合此西要素,这也是古今中外,各文明多采用金本位或银本位之缘由。

“恩公见解非凡!原来金银被视为货币,并非因其天生属性,而是它们恰好满足了作为一般等价物的西大条件。”

“我受益匪浅!”

朱标对方易贤深深鞠躬。

一朝得真理,此生无憾,他内心满是感慨。

朱标如此,朱元璋和李善长亦然,他们心中的诸多疑惑瞬间消散。

但旧惑刚解,新疑又生——何种物品能取代金银铜钱,成为新的交易媒介?盐、茶、布匹,还是丝绸?

众人脑海中闪过诸多物品,却无一符合条件。

“方先生,您就首接告诉我们吧,何物能替代金银铜成为货币?”朱棣迫切询问。

虽不精通政务,但作为大明的重要成员,朱棣自然期盼国家强盛。

“答案很简单,就是你们刚吃的玉米。”方易贤指了指缸里的玉米。

玉米?

众人皆惊。

他们考虑过粮食,但粮食似乎并不适合作为交易媒介。?c¢q·w_a?n′j′i^a¨.!c\o`m-

为何玉米能行?

同为粮食,它有何独特?

“其实,作为交易媒介,关键要有价值。

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

金银不能果腹,也不能御寒,哪比得上粮食实用!”方易贤缓缓言道,“玉米之所以能作为交易媒介,只因没有更好的选择。”

即便将来,金银的价值也主要体现在作为交易媒介上。

论实用,它们甚至不如普通的建筑材料。

“那为何历朝历代都不将粮食作为官方货币呢?”李善长好奇地问。

“很简单,粮食产量低!”方易贤淡淡回答,“现在肥沃土地的亩产量不过三百多斤,贫瘠土地仅五十斤左右。

这还是江南!农民留下口粮和种子后,能给官府多少?官府那点粮食,应对大 都难。

谁敢把粮食当交易媒介,让百姓随意兑换?”

“但玉米不同。

它亩产高达一千五,且适应性强。

官府可大量储备,用作交易媒介。”

见朱元璋面露难色,方易贤知道他一时难以接受玉米作为交易媒介的想法,于是耐心解释。

百姓种植的粮食仅够糊口,哪有余粮做通用交换物。

粮食作通用交换物其实常见。

学者在评估各时代货币购买力时,常以等重粮食为基准。

“方先生,如此说来,土豆与红薯岂不更优于玉米?”周王朱橚好奇发问。

玉米、土豆、红薯都是粮食。

玉米高产,而土豆与红薯产量更高。

为何玉米能担此任,而土豆、红薯不可?是否存在偏见?

“相较于玉米,土豆与红薯缺陷明显。

西要素中,仅勉强满足易于保值一项。”

不论其他,土豆与红薯大小不一,重量相差甚远。

以玉米为尺度,十粒玉米定价为一文铜钱。

然而,红薯与土豆,其价值又该如何衡量?难道要以重量换取等重的薯类?

若真有人如此兑换,我仅需付出十粒玉米即可。_三¢叶^屋_ +已,发~布,嶵′芯!漳¨截?

难道殿下还要切割出等重的薯类来交换?这显然违背了通用交换物的便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放弃 立即下载
目录
新书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