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小说 > 我的小院通万朝 > 第31章 洪武爷的问题

第31章 洪武爷的问题(2/3)

目录
好书推荐: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我的小院通万朝第31章 洪武爷的问题

随吧?要应酬往来吧?要养家糊口吧?就您给的那点米和钞,够干啥?不够! 那怎么办?他们只能把手伸向老百姓!加收火耗(碎银子熔铸的损耗)、淋尖踢斛(收粮时用脚踢斛斗让粮食溢出)、各种名目的摊派、陋规…这些苛捐杂税,最后全压在小民身上了!这叫‘逼良为娼’…呃,不对,是‘逼官为贪’!”

朱元璋脸色铁青,

“所以啊,得高薪养廉!”林默给出方案,“把俸禄实实在在地提高!不光发米发钞,首接发银子!这叫‘养廉银子’!让官员们拿了足够的钱,能体面地生活、体面地办事。同时,配套严刑峻法,谁敢再伸手,那就别怪您老心狠手辣!一手胡萝卜(高薪),一手大棒(严法),双管齐下!”

朱元璋眼中寒光一闪:“贪,就该杀!不过…这俸禄,是得提一提。”他显然把“严法”那部分自动加重了。

“说到苛捐杂税,”林默无缝衔接,“您那会儿的税赋徭役,名目也太多了!田赋、丁税、绢布、丝绵、力役…五花八门,收起来麻烦,老百姓也糊涂,里长胥吏趁机上下其手,盘剥更甚!”

“那咋弄?”朱元璋问道。

“来个‘一条鞭法’!”林默打了个响指,“把那些乱七八糟的田赋、徭役、杂税等等,统统折算成银子!合并起来,按亩或者按丁(人头)统一征收白银!一年就收那么一两次,简单明了!省了中间环节,省了百姓麻烦,也减少了官吏贪墨的机会!这叫化繁为简!”

朱标听得频频点头:“此法大善!若能推行,必能减轻民困,澄清吏治!但必然触动士族利益,要好好思量”

“还有您那个‘不征之国’的名单,”林默话题又跳到外交军事上,“想法是好的,睦邻友好。可您也得看情况啊!要是旁边那个小国,蹬鼻子上脸,三天两头骚扰边境,抢咱百姓,杀咱军民,您还跟它讲‘不征’?那不是养虎为患嘛!该亮拳头的时候就得亮!该打就得打!打服了,打怕了,它才老实,边境才真安宁!这叫‘以战止战’!一味怀柔,人家当您软弱可欺呢!”

朱元璋眼中精光爆射,一股开国帝王的杀气弥漫开来:“哼!敢犯咱大明者,虽远必诛!这‘不征’也得看是谁!该打的,绝不手软!”他显然觉得林默这话深得他心。

“最后,也是最大一座金山银山您给关门外了——海禁!”林默终于抛出了重磅炸弹。

朱元璋眉头紧锁:“海禁?那是防倭寇!防奸民勾结外夷!”

“防倭寇没错,可您这因噎废食了啊!”林默痛心疾首状,“朱大叔,您知道大海外面是啥吗?是金山!是银山!是无穷无尽的财富和机会啊!”

“啥?金山银山?”朱元璋和朱标都愣住了。扶苏也睁大了眼睛。

“对啊!”林默掰着手指头,“您看啊,咱大明的瓷器、丝绸、茶叶,在海外那些国家,那是价比黄金!抢破头都要买!您开海,让商人出去贸易,换回来的是什么?是真金!白银!还有各种咱们没有的香料、珍宝!朝廷设市舶司收税,那银子哗哗地流进来!老百姓能造船、能出海、能赚钱,谁还去当倭寇(洪武时期有一部分倭寇其实是明朝当地的百姓活不下去扮演的,只是一小部分)?这叫‘利出一孔,民富国强’!而且啊,开了海,眼界也开了,能学到新东西,知道世界有多大!把门关起来,自己闷头搞,容易落后挨打啊!”

朱元璋被林默描绘的“金山银山”蓝图震住了,他下意识地摸了摸下巴,眼神望向远方,仿佛看到了波涛汹涌的大海上,满载着白银的巨船驶向大明的港口。朱标更是激动,作为储君,他深知国库充盈的重要。

“开海…贸易…白银…”朱元璋喃喃自语,随即猛地一拍大腿,震得竹椅嘎吱响,“好!说得好!林小子,你这几句话,顶得上万卷书!咱都听明白了!”

他霍然起身,那股子开国帝王的雷厉风行又回来了,一把拉起还在消化信息的朱标:

“标儿!走!回去!改!宝钞、宗室、官俸、税赋、海禁…该改的,咱一样样给它改喽!还有那不听话的邻居…哼!”他眼中闪过一丝厉色,“至于那几个孽障,看咱回去怎么收拾他们!”

朱元璋风风火火,拉着还有点懵的朱标就要催动寰宇令。

“哎!朱大叔!标哥!茶还没喝一口呢!”林默在后面喊。“还有手机没拿”

“喝啥茶!改完了江山,咱请你喝庆功酒!快把手机给我”朱元璋拿到手机,头也不回,白光一闪,父子二人己消失不见。

院子里只剩下林默、扶苏和晃悠的竹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放弃 立即下载
目录
新书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