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小说 > 鹰酱放了一个疯子,兔子挺起脊梁 > 第63章 科学家归来

第63章 科学家归来(2/3)

目录
好书推荐: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鹰酱放了一个疯子,兔子挺起脊梁第63章 科学家归来

)"成交。

"下一个,郭永淮教授..."老李翻开新的一页,谈判就这样持续到深夜。有时为了一个助教的去向,双方能争论一整天。

"张教授的研究方向是空气动力学,必须按高级人才计算!"老李据理力争。

"但他去年才评上副教授,发表的论文数量有限,只能按中级人才兑换!"哈里森寸步不让。

负责记录的中立国秘书手都写抽筋了,不得不轮流换人。帐篷里的煤油灯常常亮到深夜,映照出代表们疲惫却执着的面孔。咖啡杯和茶盏在桌上堆成了小山,记录用的纸张铺满了半个帐篷。

9月初的一个清晨,当最后一名科学家的去向被确定时,连一向严肃的哈里森都露出了如释重负的笑容。他摘下眼镜揉了揉鼻梁:"李,你们真是..."

"精打细算?"老李笑着接话,从怀里掏出一瓶茅台,"这是我从国内带来的,要不要庆祝一下?"

哈里森摇摇头,却从西装内袋取出一瓶威士忌:"我更习惯这个。"两人相视一笑,各自倒了一杯。

交换行动在秋高气爽的9月中旬正式开始。板门店军事分界线上,两排长长的隔离带将场地分成东西两侧,每隔十米就站着一名持枪士兵。东侧站着即将回国的联合国军战俘,他们穿着崭新的制服,脸上写满期待;西侧则是准备返回祖国的科学家和留学生,许多人还穿着在鹰酱国时的西装,只是显得有些陈旧。

第一批交换的是钱学深等顶级科学家。当这位空气动力学专家迈过分界线时,老李亲自上前搀扶:"钱教授,辛苦了。"他注意到钱学深的手提箱上还贴着"加州理工学院"的标签。

钱学深望着迎接他的红旗,眼眶湿润:"终于...回来了。"他的声音有些哽咽,手指紧紧攥着手提箱的把手,指节都泛白了。箱子里装着他多年来的研究笔记和计算手稿,这些都被他冒着风险带回了祖国。

与此同时,一千名联合国军战俘正从另一侧通过检查站。他们中的许多人虽然穿着新制服,但消瘦的面容和手上的老茧诉说着战俘营的生活。一个美军上校走到哈里森面前敬了个礼:"长官,我以为再也见不到自由女神像了。"他的声音沙哑,右腿还有些跛。

哈里森回了个礼,小声嘀咕:"为了你们,我们可是把半个MIT都送回去了。"他拍了拍上校的肩膀,"回家好好休养。"

随着交换工作推进,板门店每天都会上演感人的重逢场景。有位留美八年的材料学教授,一下车就跪在地上亲吻泥土,泪水打湿了镜片;还有个年轻的留学生,抱着前来迎接的年迈母亲嚎啕大哭,母亲颤抖的手不停地抚摸儿子的脸庞。

而最令人动容的一幕发生在10月底。当时最后一批战俘己经交换完毕,但兔子方面突然提出还有"最后一位"——原来是一位被误认为战俘的平民厨师。这位憨厚的中年人拎着炒勺跨过分界线时,引得众人哄堂大笑。

"连厨师都要回去了,"哈里森无奈地摇头,"李,你们真是刮地三尺啊。"

老李笑而不语,目光投向远处正在登车的科学家们。他知道,这些人才是真正的宝藏。他们带回来的不仅是知识和技能,更是一个民族重新崛起的希望。

1953年10月30日,西九城饭店张灯结彩。三百多位归国科学家和上千名留学生齐聚一堂,参加专门为他们举办的欢迎宴会。大厅里挂满了红色横幅,上面写着"热烈欢迎海外学子归国"、"科技报国,振兴中华"等标语。服务员们端着精致的点心穿梭其间,乐队的演奏声回荡在大厅里。

"陈工!真的是你吗?"一个戴着圆框眼镜的中年男子突然冲到陈樾面前,激动地握住他的手,"我是清华物理系的王明远啊!当年你在麻省理工时,我们还一起参加过学术讨论会!"

陈樾仔细端详着对方的脸,突然想起来了:"王明远!你小子还活着!"两人紧紧拥抱,引得周围人纷纷侧目。王明远的西装肘部己经磨得发亮,但胸前的校徽依然闪闪发光。

"我在鹰酱国这些年,"王明远压低声音说,"偷偷记录了不少航空发动机的资料,都记在这里。"他指了指自己的太阳穴,"现在终于能派上用场了!"

宴会进行到高潮时,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科学家颤巍巍地站起来提议:"让我们为祖国干杯!"他的声音虽然苍老但铿锵有力,"这些年我们在海外,无时无刻不想着回来报效祖国!"

"为祖国干杯!"数百个声音同时响起,酒杯碰撞的声音清脆悦耳。许多人的眼中都噙着泪水,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放弃 立即下载
目录
新书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