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小说 > 鹰酱放了一个疯子,兔子挺起脊梁 > 第61章 划线问题

第61章 划线问题(2/3)

目录
好书推荐: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鹰酱放了一个疯子,兔子挺起脊梁第61章 划线问题

的两条主要公路。这样大家都有面子。"

就这样,谈判进入了一个山头一个山头、一条公路一条公路的拉锯阶段。有时为了一个小村庄的归属,双方能吵上一整天。会议室里的茶水换了又换,记录员的钢笔都写没了两管墨水。

6月15日,谈判焦点集中在了一个叫"松岩里"的小村庄。这个只有三十多户人家的村子看似不起眼,却正好卡在连接南北的两条交通要道的交叉点上。

"松岩里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南棒子代表金某义正辞严地翻开一本发黄的地方志,"这本1898年出版的《棒子地理志》上写得清清楚楚!"

"放屁!"北棒子代表崔某怒目而视,一把推开面前的茶杯,"村里八成居民都是我们的人!去年过年时还给我们部队送过泡菜!"

老李和哈里森对视一眼,默契地宣布休会。两人走到外面的苹果园里,不约而同地点上烟。六月的阳光透过树叶,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李,这么吵下去不是办法。"哈里森吐了个标准的烟圈,看着它缓缓升空,"我有个提议..."

十分钟后,两人回到会场,提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目瞪口呆的方案:松岩里一分为二,村东归北,村西归南,村委会设在中间的石磨盘处,由双方各派一名官员共管。村小学上午教北方课程,下午教南方课程。

这个"天才"的解决方案开创了先例。接下来的谈判中,类似的操作层出不穷:一座山分南北坡,一条河分东西岸,甚至有一户李姓人家被活生生分成两半——厨房和猪圈归南棒子,正房和菜园归北棒子,连家里的老黄狗都要按单双日分属两边。

6月20日,陈樾在奉天收到了前线传回的谈判简报。当他看到"一户分两家"的方案时,刚喝进嘴的茶水差点喷出来。

"这也太绝了吧..."他苦笑着摇头,随即又露出深思的表情,"不过...这样更好。让他们永远纠缠不清,就没精力来招惹我们了。"

与此同时,板门店的谈判帐篷里,测绘军官们快被逼疯了。每天都有新的"飞地"和"突出部"要标注在地图上,原本简洁的停火线己经变成了一团乱麻。负责制图的鹰酱军中尉汤姆逊看着最新版的地图,绝望地发现它看起来更像是一幅现代派油画而非军事地图。

"长官,"年轻的测绘员哭丧着脸报告,眼睛里布满血丝,"再这样下去,我们的地图要变成抽象画了!这上面的标注比纽约地铁图还复杂!"

哈里森拍拍他的肩膀,从口袋里掏出一小瓶威士忌塞给他:"那就当是在创作艺术品,士兵。毕加索画得还没你们疯狂呢。"

6月25日,谈判进入最后冲刺阶段。双方开始对一些争议较小的地段进行打包交易,像菜市场大妈一样讨价还价。

"我们用这三个村子换你们那段公路。"

"不行,至少再加两个山头。"

"最多再加一个山头和半条小溪。"

"成交!"

老李和哈里森像两个精明的古董商人,在谈判桌上进行着旁人看不懂的利益交换。有时一个眼神,一个手势,就能达成某种默契。他们甚至发展出了一套独特的"暗号":老李摸左耳表示可以让步,哈里森转钢笔代表需要请示。

6月28日,最棘手的"汉江突出部"问题终于得到解决。这个深入南棒子腹地达37公里的北棒子控制区,被设计成了一个奇怪的"半岛":三面被南棒子包围,但通过一条最窄处仅有800米的走廊与北方相连。参谋们戏称这是"棒子半岛的棒子半岛"。

"完美。"哈里森看着地图,满意地点点头,金丝眼镜反射着煤油灯的光芒。

"双赢。"老李微笑着回应,手指轻轻敲击着紫砂茶壶。

7月3日凌晨4点18分,最后一段停火线终于确定。当测绘军官将完整的地图铺在谈判桌上时,所有人都沉默了。这条停火线就像一条疯狂的蜈蚣,在三八线附近扭动了上百个弯,创造了二十多处飞地,留下了无数个潜在的冲突点。地图边缘密密麻麻的标注说明文字,活像中世纪手抄本的边注。

"先生们,"中立国代表辛格将军擦了擦额头的汗水,声音有些发颤,"这可能是历史上最...最具创意的停火线了。我打赌一百年后军事学院的教授们还会为它争论不休。"

老李和哈里森同时伸出手,在满是红蓝标记的地图上方握了握。闪光灯亮起,记录下这历史性的一刻。

"为了和平。"老李说,眼睛里闪烁着意味深长的光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放弃 立即下载
目录
新书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