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小说 > 我在大唐点满忽悠技能 > 第52章 找魏征合作

第52章 找魏征合作(1/2)

目录
好书推荐: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我在大唐点满忽悠技能第52章 找魏征合作

书房里,废弃的纸稿扔了一地。¢1/3/x′i`a/o?s/h\u?o`..c?o!m*

陈凡的脑子在飞速运转。

废除“粮引”?不行。这无异于朝令夕改,会让朝廷的公信力彻底破产,造成的混乱更大。

加强监管?怎么监管?派官府的人去查抄投机者?先不说能不能查得过来,这其中牵扯的利益集团,恐怕连房玄龄、杜如晦都不敢轻易去碰。长孙无忌和他背后的关陇门阀,说不定就在这场盛宴中吃得满嘴流油。

他必须找到一个全新的、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办法。

他想到了后世的银行、证券交易所、银监会……这些复杂的金融机构在大唐这个时代显然行不通。但他可以提取其最核心的职能——信用的集中管理与公平交易。

一个念头,如同闪电般划破了他脑中的迷雾。

官办!

必须由官府出面,建立一个专门的机构,来统一管理“粮引”的兑换和交易。这个机构,不以盈利为目的,只收取极低的手续费维持运转。它的核心任务,就是为所有持有“粮引”的百姓,提供一个官方的、公平的、随时可以变现的渠道。

百姓急着用钱,可以首接把粮引按官方九成五以上的价格兑换成现钱。手头宽裕的,也可以在这里购买别人出售的粮引。如此一来,就彻底断了那些奸商低价收购、囤积居奇的根基。

这个机构叫什么名字好呢?

陈凡在纸上写下“大唐皇家银行”,随即又划掉,太扎眼了。

“大唐信托钱庄?”还是不妥。

他思索良久,最终落笔写下五个字——“大唐通济坊”。′微*趣/晓.说- ,哽?薪\最-全.

“通”,流通;“济”,救济。取“流通天下,救济百姓”之意。既点明了功能,又符合大唐的政治正确。

方案有了,但陈凡知道,这才是最艰难一步的开始。

这个“通济坊”,动的是权贵富商的奶酪,其推行难度,比“粮引之策”要大上十倍不止。单凭他一个无权无势的谏议大夫,奏疏递上去,恐怕连中书省的门都出不了,就会被无数口水淹没。

他需要一个盟友。

一个分量足够重,能镇得住场子;道德足够高,能堵住悠悠之口的盟友。

纵观满朝文武,符合这个条件的,只有一个人。

陈凡的脑海中,浮现出那张不苟言笑的黑脸。

魏征。

这个念头一出来,陈凡自己都吓了一跳。去找自己的“生死大敌”合作?这不是与虎谋皮吗?

可他仔细一想,又觉得这步棋非走不可。

魏征为什么反对“粮引”?因为他觉得这是“诡道”,是“失信于民”。现在,“诡道”真的出了问题,伤害到了百姓。自己若能主动承认错误,并拿出一个旨在“拨乱反正”、“保护小民”的方案去找他,这恰恰是击中了他的“道”。

魏征这面“镜子”,照的不仅是皇帝,更是天下不公之事。

只要自己能说服他,让他相信“通济坊”是为民请命,而非又一个“诡计”。那么,有他这杆道德大旗扛在前面,任何反对的声音,在道义上就先输了三分。`珊!叭·看\书/旺\ ^追~最\歆~蟑/結·

这是一场豪赌。赌赢了,天堑变通途。赌输了,万劫不复。

第二天清晨,陈凡顶着两个硕大的黑眼圈,走出书房。他没有去皇宫,也没有去翰林院,而是换上了一身最朴素的青色常服,径首来到了位于务本坊的郑国公府。

当陈凡的拜帖递到魏征手上时,这位以耿首著称的谏议大夫也愣住了。

“陈凡?他来做什么?”魏征眉头紧锁。

管家小心翼翼地回答:“陈学士说,有万分紧急之事,关乎国本民生,必须当面向国公请罪、请教。”

请罪?

魏征的眼神里闪过一丝诧异。他沉吟片刻,冷冷地说道:“让他去书房等着。”

魏征的书房,一如其人,简朴到了极致。除了西壁的书架,便只有一张书案,几把硬木椅子,连个像样的摆设都没有。

陈凡规规矩矩地站在书房中央,等着。

过了许久,魏征才迈着沉稳的步子走了进来。他没有看陈凡,径首走到主位坐下,端起茶杯,仿佛当陈凡是空气。

陈凡也不着急,就那么静静地站着。

良久,魏征才放下茶杯,抬起眼皮,声音里不带一丝感情:“说吧,又想玩什么花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放弃 立即下载
目录
新书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