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梁文翰给的惊喜(1/2)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金融开局:豪门少爷的实业帝国第16章 梁文翰给的惊喜
翌日,早上8点。·兰_兰·蚊!穴! ?无·错¨内-容-
陈云笙如往日一样,先是围着山顶环回步行劲跑步了一圈,并打了一套太极拳,锻炼完一整套计划,回家洗完澡,吃早餐前,习惯性地拿起桌上的报纸与杂志,开始翻阅起来。
不出所料,陈云笙的叔伯动用了关系,让《东方日报》、《明报》、《星岛日报》等大报都闭上了嘴,今天都没有报道昨天维港集团的事,就算有报道,也只是在犄角旮旯边上提了一嘴。
三流小报可就没管那么多了,该怎么报道,还是怎么报道,活下去,对它们来说才是最重要的。
而且,三流小报也没有维港集团的广告业务,不用卖维港集团面子的。
但大报可就不同了,金主的负面新闻还是少报道为好,这也是业内的一种潜规则,打广告,有时还真不是要让公司或者是产品出名的,而是要减少负面新闻的频率。
地产商们,无论是收旧楼、地皮、建设等等,哪一样没有见不得光的东西?
陈云笙并没有感到意外,反而是很有兴趣地继续翻看着报纸,寻找着梁文翰昨天说,今天给他的一个小惊喜。
“不愧是三流小报,起的标题挺唬人的,但里面的内容通篇就在不断反复的啰嗦和感叹,没有一点营养。”
陈云笙嘀咕完,都是一笑而过,首接略过的。
“咦!”
“有点意思!”
陈书恒是谁?
那是陈云笙的太爷爷啊!
《工商日报》有点儿能耐啊,连他家的起家史都能给挖掘出来了。`如.文,惘~ ,免?废,跃*黩!
陈云笙放下了手中的牛奶杯,细细浏览起了报道文章。
《揭秘!维港地产上演“全武行”,董事局会议变 “骂战”,陈云笙货车 “大逃亡”的真相!》
【昨天下午,精实会计师事务所与维港集团派往子公司维港地产协助审计财报的人员,竟被阻挡在维港地产门外,随即与子公司人员发生激烈冲突,据悉己有两人因伤被送往医院救治。】
【据本报的记者深入调查后,却发现一个令人惊愕的事实,也是一段豪门手足相残的狗血史。】
【事情的起因,还得从陈氏家族的发迹开始讲起!】
【陈书恒,1912年生人,祖籍粤省揭阳鲤鱼头村,16岁随着父母迁徙到港岛,初来乍到,与父亲在西环码头谋生。】
【1949年9月16日,日笨向大英海军少将夏悫签署投降书后,港府决定拍卖西环仓库内的物品,陈书恒以320港币拍得仓库物品清理权,事后获利1800港币。】
【赚得第一桶金后,陈书恒成立了维港商贸公司,以拍卖仓库物品清理权起家,事后又以码头粮油米面运输,站稳了跟脚。】
第一大段,全面介绍了陈书恒的出生来历,写明了他在港岛的发家过程。
陈云笙一边看一边点头,上面的内容与他的记忆并没有什么出入,只是一些隐晦没有点出来而己。
要是真能有那么容易就能在港岛站稳脚跟,那来港的那么多人,也不至于就那么一小撮人才能发家致富了。¢n′e-w!t¢i^a′n.x_i!.!o·r-g·
还是那句话,想在港岛做生意,就得寻找靠山,大树底下好乘凉嘛!
而第二段,才来到了正题,介绍起了第三代接棒后,奠定了陈家的基础。
【1962年,陈家第三代,陈志明、陈志远、陈志伟、陈志强西兄弟接棒家业后,不再满足于父辈的“不熟不做”的经营策略,老二陈志远与老三陈志伟主张进军房地产业。】
【攒土地是华人一个特色传统,对于土地爱得深沉!】
【由于此时大陆迁徙港岛人数居多,住宅楼宇供不应求,老三陈志伟看准了北角的发展前景,成立了维港地产,在北角大举收购土地,并大量兴建住宅物业】
第二大段,详细介绍了陈云笙父亲陈志伟的一系列丰功伟绩。
买地皮,兴建住宅,将原本单一的商贸业务拓展到了地产业。
又在1967年,趁着第一次大移民潮,陈志伟力排众议,抵押了地产公司全部资产,低价大量购入物业。
李佳成、郑裕同等人,就是在这个时期,底价收购了大量物业发的家。
70年代初,以庞大的物业基础,衍生出了仓储业务、酒店业务,并组成维港集团。
《工商日报》这篇软文,估计是梁文翰在背后发的力,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