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悬疑小说 > 农村民间故事汇 > 第74章 糊涂县令审鸡案

第74章 糊涂县令审鸡案(1/1)

目录
好书推荐: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农村民间故事汇第74章 糊涂县令审鸡案

糊涂县令审鸡案

在大青山脚下,有个名叫太平镇的地方。^山\八?看`书,王· ¨毋.错_内/容!别看这镇子名字取得安稳,三天两头就得出点稀奇事儿。这天清晨,县衙门口的鼓被敲得震天响,正在啃油条的李县令差点被噎住,慌忙整理官服升堂。

堂下跪着两个人,一个是头戴破草帽、裤腿沾满泥巴的老农张大柱,另一个是穿着绸缎、摇着折扇的公子哥赵富贵。张大柱眼泪汪汪,扯着嗓子喊道:“青天大老爷可要为草民做主啊!小的今早进城卖鸡,在街角打了个盹,醒来发现最肥的芦花老母鸡没了!没走多远就瞧见赵公子手里提着我的鸡!”

赵富贵立马挺首腰板,折扇“啪”地打开:“大人莫听这刁民胡言!这鸡是我昨日从城西王屠户那买的,与他何干?”

李县令挠挠头,他本是个教书先生出身,去年花钱捐了个县令,平日里断的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这偷鸡案可把他难住了。\b!i·q¢i¨z*w¨w?.*c^o!m¨眼珠一转,他一拍惊堂木:“既然各执一词,那就先把鸡带上来!”

衙役拎着鸡走上堂,芦花母鸡扑棱着翅膀,“咯咯”叫个不停。李县令凑过去左看右看,突然问道:“这鸡可会说话?”此言一出,堂下众人面面相觑,张大柱急得首跺脚:“大人,鸡怎么会说话!”

“糊涂!”李县令又拍了下惊堂木,“不会说话才好审!来啊,给这鸡戴上枷锁,关进小黑屋,不许喂食喂水!”衙役们憋着笑照做,赵富贵嘴角勾起一抹冷笑,心想这县令怕不是个草包。

到了傍晚,李县令让人把鸡放了出来,又命衙役在大堂铺了厚厚一层白灰,随后将鸡往白灰上一放。?k!e~k`a+n/s\h?u~.·c¢o`m?芦花母鸡抖了抖翅膀,“咯咯”叫着在白灰上走了几步。李县令眯着眼端详半天,突然指着赵富贵大喝:“大胆刁民,还不从实招来!”

赵富贵脸色一变:“大人凭何认定是我偷鸡?”

“哼!”李县令得意洋洋,“你瞧这鸡爪子,沾的都是青草和泥块,定是在张大柱的鸡笼里踩的!城西王屠户家附近皆是石板路,鸡爪子怎会这般脏?”

赵富贵还想狡辩,这时张大柱突然喊道:“大人,小的想起来了!我的芦花鸡尾巴上有三根金色羽毛,方才被这恶少扯掉了一根!”

李县令凑近查看,果然发现鸡尾巴处少了根羽毛,顿时怒不可遏:“人证物证俱在,你还有何话说?”赵富贵见抵赖不过,只好承认自己看张大柱的鸡肥,一时起了贪念。

案子虽破了,但李县令却出了名。附近州县的百姓听闻太平镇有个能审鸡的“神判”,纷纷跑来告状。没几天,县衙就挤满了人。

这天,又有人击鼓鸣冤。堂下站着两个年轻媳妇,一个哭得梨花带雨,一个叉着腰满脸委屈。哭鼻子的媳妇叫翠兰,她说自家的绣花帕子被对面的秀娥偷了,那帕子是丈夫从京城带回来的,绣着并蒂莲。秀娥却大喊冤枉,说帕子是自己绣的。

李县令盯着帕子看了半天,突然计上心来:“既然都说是自己的,那你们各自再绣一块,若与这帕子针法、花色一模一样,便是真主。”

翠兰一听就慌了,支支吾吾说不出话。秀娥却镇定自若,当场拿起针线绣了起来。没半个时辰,一块绣着并蒂莲的帕子就完成了,与之前那块几乎一模一样。李县令一拍惊堂木:“翠兰,你还有何话说?”

翠兰“扑通”跪下:“大人饶命,小的见这帕子好看,一时鬼迷心窍……”

随着审的案子越来越多,李县令的名气越来越大。可他心里清楚,自己不过是多留了个心眼,用些小计谋罢了。这天夜里,师爷忍不住问道:“大人,您审案的法子如此奇特,究竟是如何想到的?”

李县令嘿嘿一笑,抿了口茶:“其实哪有什么妙招?不过是仔细观察、多问几句罢了。就像那审鸡案,鸡虽不会说话,但它走过的路、身上的痕迹,不都在‘开口’作证吗?”

师爷恍然大悟,连连称赞。从此,太平镇在李县令的治理下,虽依旧时不时冒出些稀奇案子,但都被他用各种“怪招”一一破解。百姓们都说,这糊涂县令一点也不糊涂,是真正的青天大老爷!而李县令审鸡的故事,也在民间越传越广,成了茶余饭后的有趣谈资。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放弃 立即下载
目录
新书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