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小说 > 抗日之红色空间物流 > 第6章 成为寨主

第6章 成为寨主(2/3)

目录
好书推荐: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抗日之红色空间物流第6章 成为寨主

栈道并非人工修建的规整道路,而是以人工开凿的简陋石窝和嵌入岩壁的粗大木桩、石楔搭建而成。

栈道极其狭窄,大部分地段宽度不足1.5米,仅容两人勉强通行,为了安全起见,栈道的外侧用木头架设了坚固的围栏。许多地方外侧便是深不见底、云雾缭绕的深渊。

栈道的尽头,便是风云寨的寨门所在。这是一处利用山势开凿出的、相对平坦的小平台,面积约二十平方米左右。

寨门本身是风云寨最坚固的人工防御工事。

主体由就地取材的巨大山石和粗壮的百年原木垒砌而成,厚达近两米。

门体是厚重的包铁木门,由数根粗大的门栓从内部闩死。

寨门上方岩体也被开凿,形成一处隐蔽的观察哨和火力点,可以居高临下投掷手榴弹或滚木礌石。

山寨的主体空间是一个天然溶洞群。

穿过寨门后面一大块平整地面以后,便进入了风云寨的主体,一个巨大的天然溶洞系统,这也是山寨得以存在的根基。

主洞厅是最大的洞穴,也是山寨的核心活动区。

面积约一千平方米,高度在五到十米不等,地面相对平整,洞顶悬挂着一些钟乳石。这里是山寨生活、议事、伤员安置的主要场所。

主洞厅深处相对干燥避风的位置,被简单隔开,作为连部指挥所,之前王德彪、现在是萧然和李振彪等人议事的地方 。

主洞厅向山体内部延伸出数条大小不一的天然通道和支洞 。

这里还有仓储洞,选择干燥、通风相对好的支洞存放重要物资,如弹药、武器、以及新获得的补给棉衣、药品等。

相对安静、避风的支洞,则安置伤员和病号。

另外一条重要的支洞深处,有天然的山泉渗出,在洞底形成一个水潭。可以供应山寨所有生活用水,有专人看守和保护。

溶洞深处存在一条极其隐秘、通向山后悬崖某处的狭窄通道,作为最后的逃生之路,但具体位置只有历任连长知晓,且据说非常危险,萧然也己经实地去考察过了。

可以说,风云寨是一个将绝险地势与天然溶洞结合得近乎完美的防御型据点。

其核心优势在于“鹰愁涧”栈道带来的易守难攻和溶洞提供的天然庇护。

在1941年冬日军残酷扫荡的背景下,这里既是东北军溃兵和抗日志士们最后的堡垒,也是一个在绝境中挣扎求生的牢笼。

萧然的到来将极大地改变这个据点的命运。

萧然到此时也才明白,自己穿越到了1941年的临沂市蒙阴县。

这里属于沂蒙山区,也是抗日战争的沂蒙山革命根据地。

今天,寨内。

宽敞、铺着兽皮和草垫的溶洞大厅里。

十几个衣衫破旧、面黄肌瘦却眼神坚毅的汉子围坐在一起,他们大多穿着己经褪色的东北军旧军装,或者打着补丁的百姓衣服,单薄的衣衫冻得他们嘴唇发乌。

洞壁上挂着几支老旧的步枪和猎枪,气氛肃穆而悲怆。

萧然站在众人面前,他肩上的伤己经简单包扎过,身边立着那支标志性的巴雷特狙击步枪。

他的目光扫过眼前这些九死一生逃回来的残兵,以及山寨里原本留守的几十号人——他们都是当年东北军的溃兵,或是家乡沦陷后不愿做亡国奴的东北汉子以及来到了山东以后,当地打鬼子的百姓。

少帅的不抵抗命令让他们心寒,他们自发地聚集到这险峻的风云寨,凭着几杆破枪和满腔热血,像野草一样顽强地生存着,伺机打击小股日军,抢些物资。

“弟兄们,”萧然的声音低沉而有力,“连长王德彪,柱子兄弟,还有那么多没能回来的兄弟…他们的血不会白流!连长把担子交给了我,从今天起,风云寨就是我们打鬼子的根!我们要活下去,更要让鬼子血债血偿!”

他指了指身边的巴雷特:“鬼子有铁王八,我们有穿甲锥!鬼子人多,我们占着地利!他们休想轻易踏平风云寨!但光靠守不行,我们要像饿狼一样,瞅准机会就扑出去,咬下鬼子一块肉!抢他们的枪,抢他们的粮,壮大我们自己!”

萧然展示出的超凡战斗力和那杆能打坦克的神器,早己折服了这些溃兵。

连长临死前的嘱托更是赋予了萧然天然的权威。

此刻,他冷静的分析、清晰的思路和眼中燃烧的复仇之火,让这群迷茫的汉子看到了主心骨。

一个满脸络腮胡、原先是副连长的李老嘎达猛地站起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放弃 立即下载
目录
新书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