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太原风云再起(1/4)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我在明末肩挑大明两京一十三省第111章 太原风云再起
【各位老铁,今日加更一章,祝大家三八妇女节快乐?ω?】
看着王公公渐行渐远的背影,杨涟和左光斗二人心里皆是“咯噔”一下。/山?芭·看^书\罔_ _埂′鑫~罪?全-
顿时明白,那些卷入走私大案的东林党官员,这回是无论如何也保不住了。
邹元标的态度,己然表露得再清楚不过。
就在这时,邹元标开口问道:“大洪、共之,你们二人来我府上所为何事?
莫不是也同王公公一样,是为那些卷入走私大案的东林门人求情的?”
杨涟、左光斗二人在朝堂之上,素以“铁骨头、硬汉子”之名著称。
他们平日里刚正不阿,除了和江宁唱对台戏之外,在无任何不良行为。
就连江宁也始终无法从二人身上找出破绽与把柄。
杨涟、左光斗二人赶忙说道:“邹先生,弟子二人此番前来,并非为那些涉案官员求情。
当年先生教诲我们,要忠于国事,不可谋取私利,弟子二人至今铭记于心,不敢忘怀。”
邹元彪闻言,脸色顿时缓和了几分。杨涟赶忙抢先说道:“邹先生,如今山西那边己然乱成一团,这股祸乱紧接着便要蔓延到京城。
弟子忧心江宁和魏忠贤这两个祸害,会借此时机把事情闹得更大,致使更多无辜之人受到牵连,故而特来聆听先生高见。”
邹元标听完,眉头微微皱起,语气平淡地说道:“老夫今日便跟你们说句掏心窝子的话。
山西那边的事,老夫压根就没往心里去。
至于京城这些卷入案子的东林官员,即便老夫有能力搭救,也不会出手。”
听闻此言,杨涟和左光斗二人顿时心中一凛。
随后杨涟开口问道:“邹先生,您这话是什么意思?”
邹元标最后淡淡开口说道:“对于山西之事,老夫只有一个态度,便是任其乱下去。
老夫离开朝堂己几十载,东林门人进入朝堂也有几十载,可为何大明朝堂却毫无起色、不见丝毫变化?
这个问题,你们二人可有想过?
如今东林门人素质参差不齐,许多人早己利欲熏心。
老夫索性就把这当作东林身上烂掉的一块肉,借着这次山西的案子,将这个脓疮挤掉。”
邹元标紧接着又开口说道:“你们二人也别太记恨江宁和魏忠贤,他们这次实则是在帮东林解决大麻烦。”
听到邹元标这话,杨涟和左光斗二人眼睛瞪得老大,满脸都是不甘与疑惑。
随后,杨涟开口说道:“邹先生,江宁和魏忠贤这两个祸乱朝堂的家伙,在朝中兴风作浪。
所到之处,一片混乱,这如何能行?
倘若任由他们这般发展下去,只怕用不了多久,大明的江山都得毁在他们手里。+二,8\看,书/徃^ \免.肺·岳+黩,”
一旁的左光斗也跟着点头,表示深以为然。
见两人这般态度,邹元标无奈地叹了口气,说道:“你二人在老夫门下听讲解惑多年,本是老夫为数不多的得意门生,可不成想,如今竟如此迂腐。
圣人的书是拿来给人看的,拿来办事一无是处。
你二人学富五车、才高八斗,老夫今日跟你们说这些,权当是给你们上最后一课。
尽管你们可能一时难以接受,但老夫还是得说下去。
大洪,你从地方县令做起,对政务极为精通,本就该继续留在地方任职。
且不说做到封疆大吏,哪怕只担任一府知府,也远比你在朝堂之上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至少你做知府,还能实实在在地造福一方百姓。
可你却在朝堂西处弹劾他人,给自己树敌无数,对此却毫无察觉,还自以为这是刚正不阿,实则不过是党同伐异罢了。”
杨涟听完,刚想张嘴反驳几句,却一时语塞,不知从何说起。
这时,邹元标又紧接着说道:“共之,你本就擅长水利,理应去工部施展才能。
如今北方连年遭受灾害,百姓苦不堪言,以你的专长,必能为无数百姓谋福祉。
可你却待在督察院,肆意弹劾参奏官员。
表面上看似刚正不阿,实际上却在排除异己,己然有了结党营私的嫌疑。
当年老夫让你们多读《左传》,你们不不以为然。
你们入朝为官时,老夫写信劝你们多读王阳明的书,你二人却嗤之以鼻。
还在给老夫的回信中说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