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小说 > 窃清:中华崛起 > 第196章 火爆的图书馆

第196章 火爆的图书馆(1/2)

目录
好书推荐: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窃清:中华崛起第196章 火爆的图书馆

图书馆食堂内灶台擦得锃亮,长条木桌摆得齐整,墙角备着储水缸与置物架,管事嬷嬷正指挥杂役码放新蒸的馒头,热气里混着杂粮香。~优′品¨晓?税_惘` \已^发\布¨嶵?欣~漳\截`

“凡来馆中研学的学子,早晚餐都在此处,一碟咸菜、两个馒头、一碗热粥,每日只需五文钱,管饱还实惠。”王文鼎在旁解说。

弘历点点头,缓步踏入住宿楼。

每间房摆着西张木床,两两相对,床头各设小案几,墙上钉着挂书袋,窗下共摆一盆兰草,倒也不显拥挤。

“住这里费用如何?寒门学子可消费的起?”弘历询问。

“回皇上,”王文鼎道,“西人间每月每人只需二百文,比外头客栈省大半,就是寒门学子也住得起。

同屋都是读书人,还能彼此请教,倒添了个切磋学问的去处。”

见处处宽敞整洁,花费又低廉,弘历脸上笑意更深,临上车前对王文鼎道。

“既让学子们读得起书,也让他们住得安稳、吃得踏实,这才是真的为学子着想。照此管着,定能成天下学子向往之地。”

王文鼎躬身应道:“臣定当竭尽所能,不负皇上嘱托。”

车帘轻垂,銮铃伴着车轮碾过水泥路的声响渐远,图书馆外围的人声却像潮水般涌了上来。.幻?想~姬` ¨已+发·布_罪.薪`蟑¢结,

背着行囊的学子们挤作一团,包袱皮蹭着包袱皮,脚步声、说话声、折扇轻敲掌心的脆响混在一处,连空气都透着股热腾腾的雀跃。

“让让!让让!我这包袱里是新裁的纸,可别挤皱了!”一个穿月白长衫的学子踮着脚往前挪,怀里还紧紧抱着个装着笔墨的木盒。

“急什么?早着呢!”旁边戴方巾的书生笑着推他一把,手里却把《中华日报》上剪下来的书馆介绍捏得更紧了。

“我打上月运动会就等着了,听说里头有《奇器图说》的全本,比我家藏的残卷多三卷呢!”

“都肃静!排好队!”馆员拿着竹鞭在地上轻敲,声音被淹没在喧闹里,只好提高了嗓门。

“夏季卯时开馆,酉时闭馆!冬季辰时开,申时闭!火折子、刀子、带火星的玩意儿一概不准带——伤了书,谁也担待不起!”

“知道啦!”学子们异口同声地应着,脚步却更往前凑了些。

有个急性子的伸手去够门柱,被旁边的人拽了回来:“别乱摸!小心碰坏了东西!”

阳光越升越高,照在“中华公共图书馆”的匾额上,金漆晃得人眼晕。,E~Z-小,税_王^ ·蕞*薪.蟑_踕¢耕-歆+筷/

打头的学子己经过了检查,抬脚往里迈时,身后响起一片“快点快点”的催促声。

刚跨过门槛,脚步猛地顿住,眼睛瞪得溜圆——只见厅内高阔,砖石砌就的梁柱笔首如削,抬头望不见一根木料,阳光透过雕花石窗洒进来,照得满架典籍泛着温润的光。

“乖乖……这楼竟全是砖石造的!”他忍不住低呼,目光扫过书架上的《水经注》《元和郡县志》,伸手想去摸身旁的书脊,又猛地缩回来,生怕碰坏了什么。

紧随其后的学子们涌进来,瞬间被眼前的景象震住,喧闹声戛然而止,只剩下此起彼伏的抽气声。

“快看!那排是《大唐西域记》!我在县志里读过玄奘取经的故事,竟能见到原书!”一个戴玉冠的学子指着高处的樟木盒,声音都在发颤 。

穿粗布衣裳的书生扑到另一排书架前,手指抚过《徐霞客游记》的封皮,喃喃道:“连崇祯年间的手稿抄本都有……我家那本是坊刻的,删了大半山川考证……”

更有人在边疆舆图区域停下,捧着本《西海舆图》翻得飞快:“原来西域的山脉走向是这样画的!先前听茶商说的,倒不如这图清楚!”

赞叹声像潮水般漫开来,有学子对着《海国闻见录》里的沿海地图啧啧称奇,有老秀才摸着《禹贡》的注本老泪纵横,还有人对着各省通志里的风土记载轻声诵读。

楼宇里,书墨香混着学子们抑制不住的惊叹——这哪里是书馆,分明是读书人梦里才有的去处。

馆内很快被涌进来的学子填满,书架间的过道摩肩接踵,连窗下的条凳、墙角的空处都挤满了人。

馆员掐着数点到一千二百个,忙将侧门拦住,扬声道。

“满了满了!各位稍等,里头有人出来,才能再放新的进去!”

门外顿时起了骚动。

一个背着包袱的学子扒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放弃 立即下载
目录
新书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