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出发前(二)(2/3)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重回高考当状元第二次出发前(二)
前会议
桌上摆着的是一张画满涂改痕迹的三号井结构图、一份厚厚的Ω原理解构资料、一部破旧的收音机、还有一台新近完成的银灰色盒状设备——“树一号”。
乔伊站在窗边,身后是深蓝夜幕。她一手握着计划书,一手指向挂图上那个红圈标记的日期——1999.06.24她缓缓开口:
“我们这次不是重新启动Ω。”“我们是在给它纠错,复位。”
陈树戴着自制监听耳机,一边调整旋钮,一边补充道:
“根据沈飞给出的原始记录和我们第一次探井采样分析,Ω不是常规意义上的装置。”
“它是一套双份量子干涉系统,运行原理类似于双缝实验中的‘叠加态共现’。·完/本`神,站^ -更_新!最*全?”
“但要让共现稳定,关键是——信号必须实时监测,并参与反馈调节。”
乔伊点头:“而1998年12月6日的预启动失败,正是因为当时的系统架构中,缺失了一个关键角色——信号调控师。”
王昭翻开资料:
“当时的操作人员只关注了触发机制,却忽略了系统中‘量子态反馈信号’的滞后。”
“简单说,他们看到了干涉图,但没有‘听见’干涉的节奏。”
张芳抬头:
“结果就是——Ω一旦进入干涉区,就产生了量子相位失配。”
“而那个日期,1999年6月24日,成为了一个在量子信息层面无法回收的孤立点。”
马星遥接过话头,语速不快但异常坚定:
“我的推导结果显示——这个孤立点进入了局部闭环震荡状态。”
“说得再简单些:我们现在每个人的命运‘偏轨’,就是因为这个点在‘无限循环’。”
“它像一个石子,卡在时间齿轮中,每转一圈就擦一遍人类命运系统。”
乔磊站在后方,双手抱臂,目光凝重:
“也就是说,我们要做的,不是把这个系统‘重来’,而是让那个卡死的点,‘复位’回它该在的齿轮上?”
陈树笑了笑,拍拍那台银灰色设备:
“所以我造了这个——‘树一号’。”
“它是我用旧军用通信机和收音机调频器件,手工搭的量子反馈监听设备。”
“能实时捕捉Ω在激活过程中释放的高频信息流,并反馈到可操作界面上。”
乔伊轻声补充:
“你们第一次下井看到的那台‘设备’,其实并非主动系统,它更像一个开放性量子容器。”
“系统本身不会调节,只会等待被‘观测并调整’。”
“也就是说——它从头到尾,都需要一个‘观测者’。”
她看向陈树和马星遥:
“这次,你们两个组合——就是那唯一的‘观测者’。”
刘小利举手:“那我们其他人是不是就是护送这俩技术宅的‘战斗型快递员’?”
王昭白他一眼:“你只要保证他俩不走神,你就立功了。”
乔磊低声道:
“不只是送他们进去。”
“我们所有人都要在Ω系统内保持协同运动轨迹——这是干涉波稳定的前提。”
胡静点着桌面:
“就像是我们八个人的‘存在状态’本身,也是这场干涉的参数之一。”
张芳在行动计划表上写下一行字:“2002.03.16目标:复位”
乔伊看着众人,声音不高,却带着一股前所未有的清晰:
“如果我们成功,那一天就会从‘死循环’中退出,恢复它原本属于的时间位置。”
“Ω‘预启动’,就不会再失败。”
“那一刻,我才能归位,星遥才能留下,陈叔叔才可能回来——而你们的命运,也会回归可选状态。”
她缓缓念出:“这不是为了改未来,是为了让现在,不再注定。”
窗外,风吹过矿区的老铁轨,
八人无声地将各自文件、设备、记录合上,动作一致。
乔伊看了看表,轻声说:“距离出发,还有7小时整。”
2002年3月16日,清晨8:00,桐山·三号井区外围
空气中带着一股煤灰味和前夜未散的雾气。天刚放亮,地上残雪还没完全化干,脚踩下去“嘎吱”一声,像踩进一个被时间封印过的故事里。
乔伊刚刚举起对讲机,语气沉稳——
“Ω第二次行动——现在开始。”
她的声音刚落,全队默契地调整装备——
陈树打开“树一号”,调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