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高家寨的变化与扩编(1/6)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明末,从西北再造天下第117章,高家寨的变化与扩编
天启七年(公元1627年)十月二十六日,米脂,郊外盘龙山。.g¨u`g_e?b.o?o·k?.,c_o?m.
天气晴朗,万里无云。包括徐晨在内的大同社高层,护卫队连以上军官,以及上百神情庄重的士兵,整齐地集中在这里。
上一场大战,护卫队虽大获全胜,却依旧有17名士兵壮烈牺牲。这些牺牲的士兵遗体被火化后,骨灰被带回了米脂县。徐晨借鉴后世的制度,在城外的盘龙山为大同社建立了一座烈士园。
考虑到米脂当地的实际情况,这里黄沙漫天,靠近县城的盘龙山植被破坏严重,树木被砍伐殆尽,只剩一些杂草和稀疏的小树。为了改变这一状况,徐晨决定移风改俗推行树葬。
现场气氛庄严肃穆,此次牺牲的17名护卫队成员中,只有7人有家属。这些家属眼含热泪,对着亲人的骨灰坛悲痛哭泣。
旁边,灵泉庙的高僧正在为逝者念诵往生经。徐晨虽不信这些,但考虑到这个时代的人们大多对此深信不疑,便特意请来了灵泉寺的僧人。对于这些僧人而言,这无疑是一桩意外的“美事”,所以他们念起经来格外卖力。
自从大同社掌控了米脂的全部权力后,当地的僧人们日子就不好过了。他们名下的大部分土地被充公,只被允许保留几块小的土地用以维持生计。
那些放高利贷的僧人更是被直接抓起来,送去挖煤炭,为米脂百姓谋福利,大同社有自己的钱庄和粮票系统,不需要这些僧侣去弄借贷。
在大同社的这套体系下,这些僧人感觉自己的生存空间被极大压缩,寺庙似乎也渐渐成了无用之物,这让他们惶恐不安。他们对此类情况经验丰富,忍不住担忧:下一步难道要“灭佛”了?
现在这些和尚虽然在念经,但他们心里排却很安定,大同社最起码还是要做法事,大同社也少不了他们这些僧人。
而且主持还和他们说了,大同社长要他们进行移风改俗,推广树葬,这让这些和尚更高兴了,这不就是他们拿手的绝活,推广树葬还不简单,就说生死是个轮回,人死之后种一棵树,树就能替人活着,这就叫积福树,能保佑
子孙后代。
这段时间米脂的各大寺庙主持汇聚在一起,从佛经各个角度找论据,充实推广树葬的必要性。
往生经念完后,徐晨神色凝重,缓缓走到众人面前,声音低沉地说道:“今天,我们怀着无比沉痛的心情,来缅怀吴富贵等英勇牺牲的战友。吴富贵出生在农村,身为佃户,从呱呱坠地起,便注定要直面生活的重重磨难。那
片贫瘠的土地,承载着他和家人无数的汗水与期盼,却始终未能给予他们富足的生活。在饥饿与困苦的双重煎熬下,年幼的吴富贵过早地尝尽了生活的艰辛。然而,命运的残酷并未磨灭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反而铸就了他坚韧不
拔的性格吴富贵虽然离我们而去,但他的精神将永远留存。他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何为坚韧、何为勇敢,何为奉献。他从一个平凡普通的佃户,成长为一名英勇无畏的战士,最终为了我们共同的理想和信念,献出了宝贵的
生命。”
徐晨念完纪念稿后,和刘勇、李文斌等人,每人抱着一个骨灰坛,轻轻地将其放入事先挖好的坑中。随后,他们又拿出一根松树苗,放置在骨灰坛上方。接着,众人拿起铁锹,小心翼翼地将松树苗种下、掩埋好。
最后,前来的100名亲卫队队员,手持火枪,朝天“砰砰砰”地连放了三轮火枪。
贺六,张献忠,艾进忠,高天雷等军户出身的将领眼睛都是红的,这一幕对他们的感触尤为深,在大明军户不是一个好职业,在大明百姓的心中,他们这些军户就是穷的像乞丐,蛮横的像土匪,没有钱财,没有自尊,没有名
声,没有人看得起他们。
徐晨给他们发了欠饷,分了田地,连他们死后都安排好专门的陵园,享受到香火祭拜,他们的亲人和后代也被安排好了,这七户烈士家属,他们将会安排在大同工业区当差,幼童也被安排进蒙学,供他们学习到18岁,成年
之后还安排差事,他们在大同社,在徐晨这里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尊重,他们现在都有君以国士待之,某必国士以报之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