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丰收的新作物与倒查五年(2/5)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明末,从西北再造天下第103章 ,丰收的新作物与倒查五年
“真香啊,这作物味道真是不错!”
“哎呀,居然是甜的!”吃到红薯的村民们,眼睛瞬间亮了起来。在这个物资相对匮乏的时代,能吃到甜的东西可太不容易了。
刘永笑着提醒道:“吃多了红薯会反酸,还容易放屁哦。”
村民们满不在乎地摆摆手:“能吃上这么好吃的粮食,就算多放几个屁,俺也心甘情愿!”
上百号人,每个人都尝了两三口,转眼间,桌上的新粮食就被吃得一干二净。通过这一番品尝,所有人对这三种新粮食有了实实在在的认识:味道可口,产量还如此惊人,简直就是他们梦寐以求的好作物。
这时,杜家沟村长率先开口:“先生,您可得给我们村留1000斤做种子啊,最好能派一位先生去我们村,教教大伙怎么种这新作物。”
杜家沟村长这一开口就要1000斤,可把其他村长给急坏了。要知道,这三种粮食总共种植面积还不到百亩,这么分下去,到自己村子怕是所剩无几了。
郭兴庄村长连忙接上:“俺们村可比杜家沟穷多了,更需要这种高产的作物啊!还请刘主簿也给俺们村留1000斤新粮食当种子。”
“俺村也要1000斤种子!”一时间,一场激烈的新种粮争夺战就此拉开帷幕。各村村长纷纷使出浑身解数,互相揭短,你一言我一语,甚至有人激动得破口大骂,现场那叫一个热闹非凡。
刘永见状,赶忙抬手示意大家安静:“大家都先听我说几句。种子呢,每个村都会有。但这毕竟是新作物,大家都没什么种植经验。要是一不小心种砸了,绝收了,那原本的好事可就变成大祸事了。”
他顿了顿,接着说道:“社长已经有安排了,每个村种几十亩,每家就种个一亩地。这样一来,既能积累种植经验,就算万一哪块地绝收了,对各家各户来说,也不至于造成太大的损失。而且每个村都能分到种子,也能最快
地推广这些新粮食。
几个村长听了,仔细琢磨一番,觉得确实有道理。毕竟,目前也就高家寨这三个村子有种植这三种新粮食的经验,要是一下子全改种新粮食,万一因为没掌握好种植方法,把这些珍贵的粮食种死了,那可真是酿成滔天大祸。
每家种上一亩地,慢慢积累经验,倒不失为一个两全其美的好办法。
于是,各村村长纷纷购买了几百斤种子,准备带回去好好种植。
安排好新粮种植的相关事宜后,刘永望向自己家的方向,微微叹了口气,喃喃自语道:“希望父亲不要太生气吧。”
话刚出口,又觉得不太可能,苦笑着摇了摇头:“唉,不打断我的腿就算是万幸了。”
其实,他此次来到高家寨,一方面是为了视察新作物的产能情况,另一方面,也是想借此机会避开家里的一些麻烦事。00暁税王 首发
米脂城内,刘家乃是当之无愧的首富。然而,多年来,刘家每年所缴纳的税赋却少得可怜。
据刘永所知,他父亲情愿花几百两贿赂历代的县令,也不愿意交那几百石的税,他家的田赋,哪怕是加上贿赂官员的钱,也从未超过一成。
可如今,大同社推行新的税收政策,税率一下增加了三倍,而且还要追缴过去五年的田赋。刘永心里清楚,这事儿要是让父亲知道了,只怕自己真得被追着满街跑。
但此次征税对于大同社而言,却是生死攸关的大事。不管是提高税率,还是追缴过往五年的田赋,这都是全体大同社成员经过深思熟虑后一致认可的决策,刘永自己对此也是认可,不能征集到这些税款,大同社就没有足够的
钱粮来练兵,不能练出精兵,大同社就会处于危险当中。
这种关乎大同社生死的大事,没有人敢拉后腿,所以为了避免影响征税工作的顺利进行,他也只能暂时躲在乡下,眼不见为净。
与此同时,米脂的刘府大院,胡益堂前来拜访,称是要与刘家主事商议秋收税务的相关事宜。
刘府的管家向来人展现出了十足的客气,笑容满面地将胡益堂迎进大厅,随后恭敬地奉上茶水。
置身于这豪华的大厅之中,胡益堂不禁心生感慨。若不是有大同社,像他这样出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