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温宁回来,他直起身笑了笑:“今天收获不错?”
“嗯,采了不少茶叶。”
温宁把竹篓放在石桌上,“大婶说要教我炒茶。”
江屿擦了擦手上的灰:“正好,我买了本《茶艺与法律》,里面讲了农产品商标保护的内容,回头一起看。”
温宁忍不住笑了:“江先生现在看什么都能联系到法律。”
“职业病。”
江屿也笑了,“对了,苏晴发来了邮件,说秦家公关团队发了通稿,说你是因精神问题离家出走,还伪造了诊断证明。”
他点开手机里的邮件,“我已经让她把那些伪造的证据发过来了,正好可以作为反驳的材料。”
温宁看着手机屏幕上那些可笑的文字,忽然觉得很平静:“他们越是这样,越说明心虚。”
“没错。”
江屿收起手机,“我们按部就班来,法律会给我们一个公道。”
晚饭时,房东大婶端上一盘炒好的新茶,翠绿的茶叶在油光里泛着清香。
“尝尝鲜,用你们采的嫩芽炒的。\@白?马?,书?院>=° ?o更·~?新+)最11全?-(”
大婶给温宁夹了一筷子,“王二婶听说你懂法律,今下午特地来院里等你,说想问问养老钱的事。”
温宁嘴里的茶叶还没咽下去,连忙抬头:“她人呢?”
“我让她明早来,知道你跟江律师忙。”
大婶笑盈盈地看向江屿,“说起来还要多谢你,当年要不是你帮老周要回工资,我们家孩子哪能读上高中。”
江屿摆摆手:“分内之事。”
他给温宁盛了碗汤,“明天你跟王二婶聊的时候,可以结合《老年人权益保障法》里的条款,我把相关内容标在你那本笔记里了。”
温宁点头,低头喝汤时,嘴角忍不住微微上扬。
原来学会的知识不仅能保护自己,还能帮到别人。
第二天一早,王二婶就揣着个布包来了。
她把一沓皱巴巴的借条摊在石桌上,手指抖着说:“那混小子说借我五万块周转,结果转头就给小三买了金镯子,现在连人影都找不着。”
温宁拿起借条仔细看,上面只写了借款金额和日期,连还款期限都没注明。
她翻开笔记本,指着“借款合同要件” 那一页:“二婶您看,这借条缺少关键条款,但有他的签名和手印,依然具备法律效力。`x~q?u·k?a_n.s.h¢u*w-u/.-c?o′m!”
“那能要回来吗?”
王二婶的眼睛里满是期盼。
“可以起诉。”
温宁耐心解释,“您只要能提供他的住址或工作单位,法院就能送达传票。如果他拒不还款,还可以申请强制执行。”
她想起江屿教的,特意补充,“您这种情况属于民间借贷纠纷,诉讼费不高,流程也不复杂。”
王二婶听得连连点头,攥着借条的手渐渐不抖了:“我就知道这钱不能白白给他骗了!”
“温丫头,你真是个好姑娘。”
送走王二婶,温宁坐在葡萄架下整理笔记。
阳光透过叶隙落在“强制执行” 四个字上,她忽然觉得这些曾经陌生的词汇,变得有了温度。
江屿拿着平板电脑走过来,屏幕上是苏晴发来的邮件,附件里是秦家伪造的诊断证明扫描件。
“你看这里。”
江屿指着诊断证明上的医院公章,“这个编号格式不对,明显是伪造的。我已经让苏晴去核实这家医院是否有过相关记录。”
温宁凑近看,忽然笑了:“他们连造假都这么不专业。”
“越是急着抹黑,越容易露出破绽。”
江屿关掉邮件,“法院那边刚发来通知,下周视频开庭时,需要你提供近期的孕检报告,证明胎儿状况稳定,更能体现人身保护的紧迫性。”
“我下午去镇上的卫生所做个检查。”
温宁站起身,摸了摸小腹,“宝宝很乖,肯定会配合的。”
镇上的卫生所不大,却收拾得干净整洁。
女医生给温宁做了B超,打印出的单子上能清晰地看到胎儿的轮廓。
“胎儿发育得很好,就是你有点贫血,记得多吃点红枣和瘦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