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李新宇练剑法(一)(4/4)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天狼诀贰第七十五章李新宇练剑法(一)
太液池上未散的涟漪。
早朝时,周启元递上江南富商的捐粮清单,密密麻麻的名字占满了三页纸。李新宇翻到最后一页,见最下方写着“苏州沈氏捐粮万石“,忽然想起五年前在江南,那个踩着水车的少女,曾说她家的粮仓能装下半个太湖的水。
“沈氏女可愿入宫?“李新宇的问话让满朝文武哗然,见周启元愣在当场,补充道,“朕听闻她善算账目,可任户部主事。“阳光透过太和殿的菱花窗,在明黄的龙袍上织出金网,他忽然想起拂风剑“纳百川“式的注解——海之所以大,因其不择细流。
退朝后,李新宇径直去了武英殿。那里的石壁上刻着先皇御笔的《拂风剑谱》,他指尖抚过“惊鸿“式的注解,忽然发现石壁角落有处新刻的痕迹,细看竟是三皇子的小字:“兄记否,那年杏花落满剑穗?“
他拔剑的动作惊动了檐下的风铃,清脆的响声里,玄铁剑在空中划出完美的弧线。当“惊鸿“式收势时,一片恰好飘落的杏花瓣被剑锋剖开,却未断成两半,如同被春风轻轻分开的流水。
“陛下,沈氏女的谢恩折子到了。“李德全捧着奏折进来时,见新帝望着飘落的花瓣出神,剑穗上的珍珠还在轻轻颤动。李新宇接过奏折的瞬间,忽然明白靖王信中那句“绕指柔“的真正含义——不是要剑变柔,而是要握剑的手,懂得何时该松,何时该紧。
暮色染红天际时,他站在角楼上眺望皇城。拂风剑斜倚在栏杆上,剑身上的蓝宝石映着晚霞,恍若少年时在江南见过的星空。远处传来打更人的梆子声,李新宇忽然想起先皇临终前的眼神,那里面藏着的,或许不是对江山的牵挂,而是对一个即将握住剑与权柄的少年的期许。
他转身下楼时,剑穗上的珍珠在石板上轻轻滚动,发出细碎的声响,如同时光在脚下缓缓流淌。经过御花园的月洞门时,恰好撞见提着食盒的沈青梧,少女手中的青瓷碗里,盛着刚熬好的莲子羹,热气袅袅升起,在暮色中织出一张温柔的网。
“陛下要尝尝民女的手艺吗?“沈青梧的声音像檐下的风铃,清脆中带着几分羞怯。李新宇看着她袖口沾着的墨迹,忽然想起昨夜在奏折上写下的那句话——所谓帝王,不过是懂得如何让刚与柔,在掌心找到平衡的人。
拂风剑在月光下轻轻嗡鸣,仿佛在回应着什么。李新宇忽然明白,这柄陪伴了三代帝王的剑,藏着的从来不是杀人的技巧,而是处世的智慧——就像此刻,他接过青瓷碗的动作,轻得如同在演练“拈花“式,生怕碰碎了这暮色里的温柔。
夜深人静时,李新宇在御案前铺开宣纸,提笔写下《新修河工志》的序言。写到“水无常形,法无定法“时,窗外忽然飘起细雨,打在窗棂上的声响,竟与拂风剑“听涛“式的节奏一模一样。他放下笔走到窗前,见雨丝在月光中织成银网,忽然想起三皇子信中的最后一句:“待北疆安定,弟陪兄在太液池边,再练‘归雁‘式。“
案上的拂风剑似乎感应到主人的思绪,剑鞘上的云纹在烛火下轻轻晃动。李新宇伸手握住剑柄的刹那,忽然明白,所谓帝王心术,不过是将拂风剑的真谛,用在了治国之上——刚柔并济,收放自如,正如那穿石的流水,藏锋的利剑,和这深夜里,悄悄滋润万物的细雨。
当第一缕晨光穿透云层时,李新宇已经站在太和殿前的广场上。拂风剑在他手中流转自如,“云起““流泉““穿石““归雁“一招一式间,龙袍的下摆与剑穗共舞,恍若一幅流动的江山社稷图。丹陛之下,前来早朝的百官驻足观望,见新帝收势时,剑尖挑起的朝露恰好落在阶前的青苔上,竟未溅起半点尘埃。
李德全捧着奏折的手微微颤抖,他忽然想起二十年前,先皇也是这样站在晨光里,手中的拂风剑映着初升的朝阳,身后是等待他裁决的万里江山。而此刻,历史的光影在新帝身上重叠,那些关于剑与权柄的传承,正在这无声的晨练中,悄然延续。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