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小说 > 水浒之往事随风 > 第26章 顿悟还是有的

第26章 顿悟还是有的(1/3)

目录
好书推荐: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水浒之往事随风第26章 顿悟还是有的

孔夫子登泰山而小天下,大家释义各有不同。微趣暁说罔 蕪错内容俺的宿慧,或是俺前世的理解则是孔夫子在泰山顶上悟道了,自身境界提升了,所以看这天下就是如此之小。

是炼神返虚了?可能。

有时候,大宗师所留文字没什么微言大义,就是纯字面的意思。

这些大宗师留下文字,一来是防备言传身教的传承,就是秘传,意外断掉,让后来的有缘人能从文字中获到传承。二来留下点儿什么东西,不妄自己在这世间来过一趟。是不是人生只此一遭?万一有好几遭呢?还能再来一趟两趟三趟呢?看到熟悉的东西,会不会揭掉迷雾,再看清一些世间的真实。

佛教就有声闻和缘觉之说,这两个词儿年代久远,理解也是各有不同了。其实,简单,也就是字面上的意思,没有那么多引申出的含义:

声闻,即是亲耳听闻佛陀讲解的弟子,亲传也。后来说弟子传弟子再传弟子。。。这种传承衣钵的也叫声闻。。。行吧,也算是吧;

缘觉,就是不管什么时间,哪怕万年,十万年后,看到佛陀留下的文字,与佛陀所想一致,理解了佛陀留在文字里的真实意思,学会了,就是缘觉。

大宗师在武学传承方面就是不说人话,尤其是牵扯到如何修行的有为法方面,就是不告诉你,凭什么告诉你啊?你能看到这些文字就是有缘?想多了,他留下文字就是任人随便看的。只有真理解了,那才是有缘。

即所谓子不语怪力乱神也。

武,高深的武,少数人会就行了,多了,乱!太乱!乱的太要命!怕损伤功德!

所以,大宗师们对武学传承就含含糊糊的说,用隐语黑话说。。。后人们,想法跟他们不一致,别想学到真正的东西!

当然,有脑子大的,说不定能根据他们的文字,悟出超越他们的武学。

孟夫子说了孔夫子登泰山而小天下这句真话后,下面的那些话就模棱两可了,怎么理解都行,拥有解释权的说了算。

俺也不理解,想不到一块儿去吧。

俺还是实操,身体力行,学孔夫子登山!

俺以常人速度漫步登山,泰山山道绵延四十里地,俺计划花上两个时辰,在子正登顶。\k*s^w/x.s,w?.`c.o/m~

这个晚上,夜色深沉,满天星斗,星光浓郁的好似要滴下来。

山道依着山势曲折蜿蜒,如龙似蛇,山道上只有俺一人。

走着走着,恍惚中脚下的山道真的变成了龙蛇,它活了过来。

澎湃有力的巨大心跳从俺脚下传到全身,震撼俺的神魂。

一跬一步,那巨大心跳逐渐同俺的心跳融为一体,咚、咚、咚,仿佛声震整座大山。

这声音如鼓声,似重锤,跳一下就是一记重锤,锻俺心打俺意,震俺的神魂,玄妙的道理无中生有就冒了出来。

武之一道,路有千条,但不离顿悟、渐修范畴。

俺走的这条路,属于渐修加顿悟。

俺外功练到极致,由外而内达成炼精化炁。

接下来,就须由内而玄,炼炁化神。

神为何物?

人常讲身心,灵肉,性命。

身、肉、命,就是肉身,躯体,血肉之躯。是可以被拘限的我,是能被带上枷锁,能被砍头的我。

心、灵、性,三者其实为不同之物,但都是虚而实,实而虚的东西,都是难以拘束的我。

常人皆有心,以心为我,我驱动身体。

而非常人,能认识到心非我,我还在心之上,心乃我与身结合之物。

练武能达到炼精化炁的,当然是非常人中的一种。

所以俺早就隐约察觉,所谓高深的修行,首要是修心。

在这个夜晚,俺获得了大机缘,与泰山相合,突破炼精化炁进入炼炁化神,明确知道心之上还有精、神、魂、魄、意五种东西。

天一生水,地六成之,精也;

地二生火,天七成之,神也;

天三生木,地八成之,魂也;

地四生金,天九成之,魄也;

天五生土,地十成之,意也。

精魄生我肉身,神魂方为真我。

意为精魄神魂交感而生。

意生心,心为识神,常人以心为我。

而心,一瞬之间能产四万八千念,躁动不安,像一只猿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放弃 立即下载
目录
新书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