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小说 > 穿越郭敬明 > 第17章完结

第17章完结(1/2)

目录
好书推荐: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穿越郭敬明第17章完结

说这句话的人,举个不恰当的比喻,就好象是在空旷的过道里说:"他(郭敬明)大喊大叫是他的自由,你(刘嘉俊)有什么资格对着他瞎嚷嚷!"哦,还不是轻轻地说,而是嚷嚷着说的。_搜′嗖¢暁*说′蛧~ ~蕪.错/内′容.

然而遗憾的是,那个帖子中绝大多数跟贴的人似乎根本没有意识到这种矛盾。人在年轻的时候能够提出一些主张和理论总是好事,不管它是对是错,总证明了一种年轻的力量在思考,但这有个前提,就是提出主张的人不管多年轻,都应该知道自己到底主张了什么。而现在这伙孩子们的状况远非如此,他们提出"任何人写什么东西都不需要别人来说三道四",貌似一条理论,然而实际上它却不是一条"公理",而是只符合一个人,只为一个人服务的"私理",他们只在自己的偶像--郭敬明身上适用这条理论:有人说郭敬明,就是多事,就是干涉自由言论,就是"不许";而至于那个说的人是不是也不该被人这样说,他们根本不管,也根本没意识他们提出的主张必须经过这样的类比考验。¢x¢n*s-p¢7^4¢8,.~c¢o·m/

独一代的孩子在有关权责方面的知识有多贫乏,我们可以以后再探讨,现在仅仅看到他们在思维逻辑方面,把双重标准这套运用得如此纯熟,就已经足以让人寒心。

究竟是什么让他们丧失了将心比心的能力,如此自觉地在和他人的沟通中运用起了双重标准呢?

应该说,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

在这里所说的榜样当然不是本节开始时提到的什么超级大国,那只是玩笑话。这里所说的榜样是那些被我们宠坏,以为自己理所当然地高人一等,自然可以使用和他人不同的标准的明星们。他们中的有些人在面对国家的税收体系时运用了双重标准,有些人在面对两性关系时运用了双重标准,更多的人在日常生活的一举一动中都运用着双重标准……很遗憾地我们看到他们中最年轻的一辈也继承了这一恶习。

郭敬明曾经不止一次地在采访中提到:他不想当个文学家;他写的东西不能代表他的艺术。

这些话单独地看也许会被人错以为是谦虚,然而实际上它们却起到了挡箭牌的作用--作者都对自己如此宽容了,别人还能说什么?

按照郭敬明的逻辑,一个写作者,不管他的作品是否被归为"文艺类书籍"在卖,不管他的作品是否被评价为"青春派奇幻文学代表作",不管他的作品是否被印了上百万册,被数十万青少年当作优秀的小说阅读着,只要作者本人不承认自己是个"作家",就可以免去文学义务。,艘+飕?暁~税~徃′ `耕*辛\蕞.哙+

且把这种逻辑是否有道理的问题放在一边,我们先来看看"双重标准"的运用吧。

郭敬明在看到萌芽杂志之后张贴在萌芽杂志的帖子《郭敬明回复10关于惊奇的关于我的专题》中这样写道:

我先来说这个专题的内容吧,是专业的评论吗?好象不是。因为其中任何一个人都没达到专业评论家的身份,哪怕是别人口中思想性文学性高得一塌糊涂的的某某某我也觉得毕竟也是一个比我大不了多少的人。

开门见山地,他在质疑评论者的"评论身份"。他的潜台词是:要对他评价,必须是"专业评论家",否则免开尊口。这对一个不承认自己是作家的人来说,是多么奇怪的一件事啊。

刘嘉俊是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的学生,写有关文学批评方面的文章正是他的专业,应该说他正是为这个目的而被学校加以系统的训练着。然而有人质疑他的"评论身份"。且不论对一篇文学作品给出自己的评价,是否需要一个什么"身份",假使这种要求真的成立,也只可能是一位对文学有着极高要求的,近乎洁癖的人提出来的。然而事实是,提出这种要求的人,自己正在身体力行地证明着近几年来被媒体灌输给大众的理论:"任何人都可以写小说"。

在郭敬明的言行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种近乎小孩撒泼耍赖景象:我可以做得不好,因为我本来就没说我是专家;但是你不能批评我,除非你是专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放弃 立即下载
目录
新书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