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完结(1/2)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天朝向左,世界向右:近代中西交锋的十字路口第55章完结
正文 “华盛顿神话”在中国的悲欢际遇(2)
2010-3-19 9:47:34 本章字数:1365
如果你遭了殃,你还能同凶手握手言欢,那么你便不配被称为丈夫、父亲、朋友和情人,并且不管你这一辈子的地位和头衔如何,你都是个胆小鬼和马屁精!
战争期间很多民兵的口袋里都藏着他宣传独立自由的战斗檄文《常识》一书,这本小册子广泛流传,在只有二百五十多万人口的北美殖民地很快发行了五十万册,而作为作者的潘恩却分文不取,清贫依旧,他拒绝领取任何稿费和版税,只为了这本书能低价印发,让并不富裕的人们广泛购买阅读。.求~书.帮? -蕞?新~彰`节·庚¢鑫′筷_华盛顿后来回忆说:“《常识》使得包括我在内的许多人的心理产生了深刻的变化。独立和自由的精神在我们心中沸腾起来,我们不能屈服作奴隶,不能任人压迫和宰割,我们决心与这样一个不公正和不道德的国家断绝一切关系。”
而在中国,却远非如此。鸦片战争前夕,清朝已进入“日之将夕,悲风骤至”的末世,风雨飘摇的中华帝国,是被资本主义的炮舰强行轰开国门的,变革之路一开始就充满无奈和妥协。/咸·鱼¨看¢书^旺` *嶵!鑫^章_洁?更^新^筷*从维新派、洋务派,直至孙中山领导的革命派,他们对近代中国种种现实困境的探索与分析,更多体现的是传统中国知识分子的心境理想和观念方式,即“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他们柏拉图般的愿境虽然无比美好,但总是与现实相距那么遥远;他们虽然满怀希望地仰望星空,却没有看到自己正身处黑暗的阴沟。
辛亥革命不久,孙中山应邀回国,组织临时政府,途经巴黎时他满怀希望地告诉记者:“中国革命之目的,系欲建立共和政府,效法美国,除此之外,无论何项政体都皆不宜于中国。”面对蒙昧状态中的国民,孙中山大声疾呼:“民主政治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从前讲过了的,用四万万人来做皇帝!”他迫切地憧憬中国出现人人参政的“全民政治”局面,恨不能将全体人民直接扶上民主政治的“快马”。为了启蒙民众,他用最有鼓动性的语言,信誓旦旦地向国人宣讲:实行民主政治,并不需要普通人具有多么专业和高深的政治知识。`1′4~k¢a·n¨s~h!u!.,n+e!t·关键是我们要搞好政治制度的设计,使一般人民能够很方便地运用就行了。他把政治分为政权和治权,惟恐一般人不了解这个政权与治权也就是“权能分开”的原理,他还以阿斗和诸葛亮为例子说明:
诸葛亮是有能没有权的,阿斗是有权没有能的。阿斗虽然没有能,但是把什么政事都付托给诸葛亮去做;诸葛亮很有能,所以在西蜀能够成立很好的政府,并且能够六出祁山去北伐,和吴魏鼎足而三。用诸葛亮和阿斗两个人比较,我们便知道权和能的分别。
因此他说,在民主政治下,我们全国人民就都是皇帝,个个都是阿斗。
如果政府是好的,人民便把他当做诸葛亮,把国家的全权都交到他们;如果政府是不好的,人民便可以实行皇帝的职权,罢免他们,收回国家的大权。
--孙中山《三民主义》
针对有人说中国发展不够、人民民智低下,不能行民主政治。孙中山先生说,“袁世凯之流,必以中国人民知识程度如此,必不能共和,曲学之士亦曰,非专制不可,呜呼!牛也尚能教之耕,马也尚能教之乘,而况人乎!”(孙中山:《建国方略》)
在他看来,在中国实现民主政治并不那么遥远和困难:“我们先知先觉的人,便应该先来造好这种机器,做一个很便利的放水掣,做一个很安全的节电钮,只要普通人一转手之劳,就可以用它。”(《三民主义》)
正文 “华盛顿神话”在中国的悲欢际遇(3)
2010-3-19 9:47:35 本章字数:1657
孙中山显然过早地乐观了。这些乌托邦似的美好愿望,至少在他有生之年是无法兑现的。所谓“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他忽视了最重要的一点,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