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完结(1/2)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正说明朝十六臣第49章完结
实际上,明朝在军事上对于后金已转入战略防御时期,能守住辽西的宁远、锦州数城,已属不易,而谈兴复全辽,简直是痴人说梦。~鸿?特*小′说′罔, _蕪~错+内!容′后金继主皇太极励精图治,施行改革,军力国力进一步增强。对这样强大的敌人,最现实的对策应是以守为攻,徐图进取。袁崇焕对于这种战略其实深有所见。他曾说过,“守为正着,战为奇着,款为旁着”,也就是说,辽东的战事,守为上策,辅以战、和,才有望在辽东战事上获得转机。然而,面对崇祯皇帝的眷顾,袁崇焕确乎有些忘乎所以,以致于夸下“五年平辽”的海口。这样的海口,对于年轻气盛的崇祯皇帝来说,无疑是极大的鼓舞。对于袁崇焕来说,他的大话无疑是给自己立下了一道生死状。五年若能平辽,自然是将更能得到皇帝的信任。但是,如果五年不能平辽呢?恐怕结局就不妙了。一经许誉卿提醒,袁崇焕也立即对自己的失言大生悔意,于是向皇帝提了许多条件,如要求吏部、兵部、户部、工部给他充分的人、财、物的支持,要求京官们不要哓(xiāo) 哓不止对他的军事行动妄加评价。¨鸿¢特/暁?税-罔- ^更/歆\最!哙`不想,崇祯皇帝当时就一口答应,并且下敕各部如言做到。
崇祯皇帝又赐给袁崇焕尚方宝剑,同时将满桂、王之臣等边臣的尚方宝剑收回。崇祯皇帝对袁崇焕的一味依从,使袁崇焕完全没有了退路:五年平辽,即是生路;五年若不能平辽,必定是一条死路。即使这样,崇祯皇帝最后甚至连五年的时间都没有给袁崇焕。此后接二连三发生的事情,使多疑的崇祯皇帝对袁崇焕不仅失去了耐心,也起了疑心。
二、擅杀毛文龙之过。崇祯元年八月,袁崇焕单骑出关,赶赴宁远上任。他成功地处置了宁远兵变事件,杀了十几名叛兵首领,平息此事。袁崇焕凭借其在边关的经验以及皇帝的信任,很快在边关将士中取得很高威信。他着手调整宁远一带的防务,重用昔日的部下赵率教、祖大寿、何可纲等人:以赵率教镇山海关,以何可纲镇宁远,以祖大寿镇锦州。随即,袁崇焕请求皇帝撤消了辽东巡抚、登莱巡抚等职。这样,在袁崇焕的督师辖区,再无一人与他可在权力上相抗衡。不过,另一大将毛文龙因独据皮岛,相对较为独立。,x-i¨a`o¨s,h~u?o/c-m_s,.-o+r!g!因此,袁崇焕对毛文龙的想法是:可用则用之,不可用则除之。
毛文龙是浙江杭州人,参军后曾为都司一职。后金军队攻陷辽阳之后,毛文龙率部攻陷鸭绿江口的镇江堡,后退守鸭绿江口之皮岛。在天启年间,皮岛相对来说是一块净土,也是朝鲜使节来明朝进贡的必经之路。在军事上,驻兵皮岛的毛文龙,一则可以联合朝鲜抗击后金,二则可以牵制后金军南下。当然,毛文龙在皮岛上的作为,确实有贪赃枉法之事,像侵吞军饷之类的事情更是常见。总体来说,毛文龙驻守皮岛,利大于弊。但是,袁崇焕既然想统一号令,就不可能长期容忍毛文龙的坐大。于是,袁崇焕请求朝廷让朝鲜使节不经皮岛,而改由觉华岛来朝贡。同时,他对毛文龙采取了经济控制的措施。这引起了毛文龙的不满。崇祯二年(1629)五月二十九日,袁崇焕以督师身份赶赴皮岛附近的双岛。次日,毛文龙从皮岛来船上谒见袁督师,袁崇焕虚意慰劳。六月初三日,袁崇焕应毛文龙之邀登上皮岛,暗示毛文龙告老还乡,但遭到毛文龙的婉拒。六月初五日,袁崇焕以十二条当斩之罪擒杀毛文龙,改编其军队。六月初九日,袁崇焕启航回宁远。
在这一事件中,袁崇焕布置周密,而且先斩后奏,看似一劳永逸地解决了毛文龙专擅的问题。但是,对于明廷来说,对于袁崇焕自己来说,其实都是一个错误。且看毛文龙的部将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等人叛降后成为清廷建国功勋,就可知毛文龙乃是枭雄及其军队之善战。杀毛文龙,以致激变其部,无疑是将自己最精锐的部队之一赠与了后金。何况,驻守皮岛的明朝军队,能起着牵制后金军南下的作用。崇祯二年后金军队敢于长途奔袭京师,后方没有毛文龙的威胁也是一个重要原因。据《明史》记载,毛文龙被杀后,“帝骤闻,意殊骇。念既死,且方倚崇焕,乃优旨褒答。俄传谕暴文龙罪,以安崇焕心”。崇祯皇帝的本意,自然是不想让毛文龙死。王之臣、满桂等人的尚方宝剑可以收回,而毛文龙的尚方宝剑却不收回,也说明崇祯皇帝对于毛文龙的赏识与倚重。袁崇焕的擅杀,虽然加强了自己支配全辽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